56. 照鏡子游戲;(4-5)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復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幫助給予:家長邊做邊說出動作的方位,孩子無法跟上便用身體指導。逐漸地撤銷提示,并且加快動作的速度。
57. 吊床游戲;(4-5)
訓練目的:調節前庭感覺系統。
訓練要求:讓孩子躺在吊床上,兩位成人將吊床前后擺動。
難度設置:A讓孩子仰臥在吊床上,必要時請第三位成人協助。B讓孩子俯臥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搖晃時讓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幫助給予:孩子在初始時可能會緊張,請家長蹲下給予安撫,避免孩子在吊床內掙扎。如果孩子無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長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近時放到他/她手中。
58. 療球—平衡調整;(4-5)
訓練目的:放松、平衡、協調、肌力、速度感、調整肌張力、促進保護反應。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于治療球上,手腳均離地,捉握雙手/雙腳;注意手握關節的位置;能放松手腳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難度設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動彈動;B雙手的交互屈伸。(*近時彎曲。推出時伸直)前后移動及直線加速;C雙腳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異常機張力的移動彈動;E雙手或雙腳撐地維持平衡;F倒置雙手迅速撐地的反應;G倒置運動(手不撐地);H訓練者用腳將治療球挑高大大彈動,以達垂直運動的目的。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59.治療球—肌力訓練;(4-5)
訓練目的:肌力、速度等。 訓練要求:仰臥/俯臥/站立;(1)以傾斜度控制難易度;(2)運動量以肌肉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時實施。
難度設置:(1)治療球上側滾翻;(2)仰臥抬頭訓練加強頸屈肌; (3)仰臥起坐; (4)俯臥撐雙臂屈伸;(5)俯臥后弓身; (6)仰臥/俯臥抬腿;(7)站立治療球上用腳彈跳;(8)球*墻,面對或側對球站立,單足舉腿置于球上; (9)坐在治療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
60.治療球—月球游戲;(4-5)
訓練目的:體能要素的提升,身體意識的培養,興趣與幸福感等。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循序漸進,配合音樂,配合協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學習。
難度設置:(1)以治療球壓擠全身;(2)推大籠球前進,或撥球后退走;(3)依規定路線推球前進或回避障礙物推球前進;(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幫助給予:全程由家長身體指導完成。如果孩子出現緊張或抗拒的情況,請以鼓勵、引導方式取得其配合為主,不要強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過度緊張,效果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