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普及,充電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目前,各地新能源汽車的車樁比不斷優化,但仍有“僵尸”樁、壞樁等問題存在。充電樁建設總體情況如何?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又有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推出《聚焦海南充電樁》系列報道,深入關注這一“樁”民生大事。
01 數據解析,海南充電樁現狀
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 %,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倍
?目前海南車樁比為 :1,小幅上升;
?海南省203個鄉鎮中,有173個鄉鎮建設了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達 %;
?海南省高速公路沿線有44座服務區,其中29座已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6 %;
?截至今年6月底,海南共有1068 個“僵尸”樁(槍)、143個故障樁(槍)等待處理;
?海南省級平臺對外運營充電樁的單樁日均充電時長為 小時。
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 %,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倍,處于全國前列。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海南也已完成全年建樁1萬個的推廣計劃,目前車樁比為 :1。但充電樁仍面臨著不少“成長的煩惱”:定位不準、管理不到位、布局不合理……
02 定位不準,找充電樁費時費力
跟著導航一番苦找,卻找不到可用的充電樁,這樣的遭遇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并不少見。
說起這事,在東方市開了2年網約車的王師傅連倒“苦水”。他告訴記者,近日,他在凌晨四點多接到乘客去洋浦的急單,于五點左右到達洋浦。下高速后,王師傅發現車輛電量不足,便跟隨導航,選了家較近的充電站進行定位并開過去,但轉了好久,卻始終沒有找到定位地點。
最終,在一位大巴車司機的指引下,王師傅才在洋浦汽車站附近找到了充電樁,卻發現這里的充電樁不是壞的,就是要充上好幾個小時的慢充樁,影響出車。這也讓他至今仍對長途行車感到心有余悸。
記者在走訪中還了解到,瓊海市區的充電樁分屬不同公司運營,因此市民在尋找、使用充電樁時,需下載多個APP,有的平臺甚至僅有數個充電樁。這些不同平臺的管理方式也不相同,有的要求車主先充值再使用,有的要求先使用再付費,平臺之間的費用也不相同,讓新能源車主感到操作繁瑣、費時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