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3月17日24時,國內油價迎來“九連漲”,95號汽油再次回到“7元時代”。燃油車要加油,但是很少會有人去抱怨加油難,而只會埋怨汽油又漲價了;與之相對,新能源汽車需要充電,少有人會抱怨電費貴,只會埋怨充電難。可見,充電問題已經成為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前路的“攔路虎”。
私人充電樁配建緊迫性已凸顯早在2020年3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等七大領域就被納入“新基建”范疇,要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如今,正值“新基建”啟動一周年。雖然“新基建”的提出,讓社會更多地關注到充電樁,但是,“2020年全年度充電設施行業并沒有出現跨越式發展,其市場規模和總量整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主任張帆表示。據《中國能源報》報道,2020年全年能夠完成100億元左右投資,新增公共樁20萬臺左右,新增私人樁超過40萬臺,新增公共充電站 萬座。從實際情況來看,2020年全年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僅為 萬臺,大幅低于預期。近期,充電樁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十四五”規劃綱要同樣指出,推進老舊樓宇改造,積極擴建新建停車場、充電樁。此前,公共充電樁主要服務于B端的出租車、網約車和物流車等服務車輛,隨著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逐年提高,C端市場還沒有真正打開,私人樁配建的緊迫性凸顯。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2020年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依然不高,同比下降 %,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 萬臺,整體未配建率 %。究其原因,居住小區安裝充電樁存在電力容量不足、沒有固定停車位、物業配合度低等問題。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董事長曾慶洪在兩會期間建議,要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應在舊城改造、城郊結合部開發時提前考慮用地規劃、充電站布局、配電設施建設等問題,新增電力供應考慮老舊小區和城中村地帶的電力升級改造,解決這些區域用電的問題。雖然層面給予了重大利好消息,但對于個人樁建設尚存的這些問題,如怎么報批、物業不配合該如何解決等,在執行層面上還需主管部門盡快出臺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