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寶寶們沒那么容易缺鈣,只要每天正常喝奶、飲食均衡,一般就不需要額外補鈣。可是,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明明平時含鈣的食物沒少吃,怎么還是缺鈣呢?原來補鈣,遠不是把鈣吃進肚子這么簡單。
日常飲食中還有許多影響鈣吸收的因素,可能正是你沒有注意的小細節,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鈣,時間一長越吃越缺鈣。那么,到底哪些東西是鈣的“死對頭”,影響鈣的吸收;又有哪些東西是鈣的“好搭檔”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呢?今天小編跟各位媽媽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影響鈣吸收的三大因素:
①果蔬和雜糧中的草酸、植酸、鞣酸
草酸、植酸、鞣酸存在在很多常見的果蔬和雜糧,它們在腸道中會通過跟鈣離子結合,把鈣捆綁走,來阻止鈣被身體吸收。
代表性蔬菜有:
但是這些蔬菜有自己的營養價值,我們不能因此就完全拋棄它們哦。想要避開這些蔬菜中草酸對鈣質吸收的影響,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烹飪手法,比如炒菜之前焯下水,去除大部分的草酸。
大多數常見蔬菜,都是低草酸的,鈣的吸收率不比牛奶差,加進寶寶的輔食里美味又補鈣!
代表性蔬菜有:
②鹽(鈉)
大家都知道,寶寶1歲前不能吃鹽,鹽吃多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很多奶奶覺得不吃鹽,寶寶就會沒力氣,謠言!事實上,即便是大一些,孩子的飲食也還應該要以清淡為主。
今天講的是鹽對鈣吸收的影響。鹽的咸味來自于鈉,而鈉攝入過多,會帶著鈣一起隨寶寶的尿液排出流失。有研究數據顯示:每吃下6克鹽,大約就會丟掉40至60毫克的鈣。
③
,攝入過多就會尿液多,也會帶走鈣。所以,想讓娃更加吸收鈣,含的食物,比如:奶茶、巧克力、運動飲料、咖啡等少吃一點。
至于小寶寶們,媽媽們就要自己控制一下,別讓母乳成為輸送的萬惡管道,補不進鈣這個鍋咱可千萬不能背。
注意這點,鈣吸收效率更好:
當媽的都知道,每個寶寶出院醫生都會說,2周后要給寶寶補維生素D。那是因為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吸收,從而預防佝僂病,對寶寶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維生素D攝入不足,吸收不好,即使補再多的鈣也是白搭~
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量微乎其微,也做不到讓小寶寶光著身子太陽浴,曬黑不說還怕曬傷皮膚!
食補:日常的谷物、蔬菜、水果幾乎不含維生素D;魚肝油、蛋黃、肉類、牛奶等食物中含量也很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0~18歲每日維D推薦的攝入量為400IU。
粗略算一下,僅靠食物來補維生素D,真的是太難了!
因此,無論是純母乳喂養嬰兒,還是喝配方奶嬰兒,媽媽們都要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哺乳期的寶寶可以通過母乳補充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