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額外放鹽,沒力氣?
食鹽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對于人體的水鹽平衡和神經傳導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鈉離子并不是只有食鹽可以提供啊,食物中都含有鈉。
對于6-12個月的寶寶來說,鈉的適宜攝入量為350mg/d。從食物和母乳中獲取的鈉就可以滿足身體對鈉的需要量,因此,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只需保證正常的飲奶量和輔食量,就不用擔心缺鈉,更不用擔心沒力氣。
附:如1個雞蛋含鈉71mg,100g新鮮瘦豬肉含鈉65mg,100g新鮮海蝦含鈉
可不加鹽的輔食真心不好吃啊
可不加鹽的輔食真心不好吃啊,每次寶寶吃不完的輔食,我都吃不下去,寶寶能愛吃嗎?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大人的味覺去判斷寶寶是否喜歡。
作為沒有吃過調味品的寶寶,他們的味覺世界里只有自然食材的味道,并不存在好吃不好吃一說。
嬰兒的味覺比我們都要敏感,家長不應該依照自己的口味來做判斷。
而且口味的偏好更多是后天養成的,讓寶寶習慣食物的口感,幫助他養成清淡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一輩子的財富。
過早吃鹽的危害?
如上所述,1歲內的寶寶完全可以從奶和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鈉,額外添加的食鹽只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危害。
對于腎臟功能成熟的大人來說,攝入的食鹽,正常情況下是多食多排,少食少排。
但對于寶寶來說,腎臟發育不完善,并不能像大人那樣吃多少排多少,如果過早添加食鹽,且長期食用過量(味重),會造成寶寶腎臟功能紊亂,嚴重者會導致不可逆的腎衰竭。
1歲后,寶寶可以吃鹽嗎?
1歲內不吃鹽,1歲后怎么吃?不是說1歲后就能吃大人菜了嗎?根據我國膳食指南建議,1歲后可以逐漸嘗試清淡的家庭飲食。
但是具體哪一天開始吃,還是要根據每個寶寶和每個家庭自己的具體情況。如果你的家庭大人菜口味都較重,不建議把你們的食物直接喂給寶寶吃。
加輔食后,家長可以盡量讓寶寶與自己的三餐時間同步,逐漸培養同桌同食材的進食習慣。
初期可以在燒菜加調料前把寶寶的那份先預留出來,根據寶寶咀嚼能力用輔食剪刀稍作加工。
之后即使添加同餐進食,也應少鹽烹調為主。(如果要說要多少鹽,那么1~3歲的幼兒一天額外食鹽量控制在1g左右),味道重的菜可以先過過水,減少鹽分的攝入。
醬油、糖等調味品,能給寶寶吃嗎?
鹽不能吃,兒童醬油能吃嗎?糖能吃嗎?家人喜歡給寶寶吃咸菜湯子沾饅頭...怎么辦?
除了食鹽以外,生活中還有一些典型的“隱性鹽”,如醬油、醬類(豆瓣醬、黃豆醬等)、雞精、咸菜、腌制品、面包、餅干等。
有心的媽媽翻看一下兒童醬油的營養標簽就會發現,即使標榜兒童兩字,鈉含量還是非常高的,有些兒童醬油的鈉含量甚至和普通醬油一樣。因此兒童醬油并不沒有什么特殊性,也不推薦給1歲以內寶寶食用。
糖雖然不如食鹽那么需要嚴格控制,但一歲以內的寶寶應盡量不額外添加糖分,從小培養清淡口味。
一歲后的寶寶也應減少糖分用量,過多攝入糖容易引發齲齒,更會導致寶寶口味偏甜,養成不良的飲食偏好。
很多成年人喜好飲食,覺得不加鹽不加糖的食物寡淡,但是對于尚未接觸過調味品的寶寶,他們的口味就是味道,所以切勿用成人的去衡量寶寶食物的清淡不好吃。
小時候沒這么多講究也活的好好的?
首先個體經驗不能代表整體,你好好的,不代表全人類都好好的,而且你覺得你活的好好的,不代表真的好。
本文并不是說給小寶寶吃了加鹽的食物就會對健康造成立竿見影的危害,有時不良的后果可能是數十年甚至幾十年之后才會顯現。
即使孩子日后得了高血壓等,你也不會聯想到是因為給孩子早早加了鹽、早早跟著家人吃餐食等所增加的高血壓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