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烹飪協會團餐委員會聯合浙江大學后勤集團、中國社會科學院服務局等聯合編寫了《節約型食堂操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希望團體膳食服務行業企業參照執行。 該指南要求團餐企業規范流程、降低成本,充分發揮電子信息化價格平臺作用,進一步規范日常采購流程,科學評估、安全存儲。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發揮原材料使用率。 要求企業在操作過程中合理搭配,建立主料、配料和調味料的投放標準,避免因非標準化帶來食品原料剩余與浪費。安全生產、科學烹飪,充分利用大數據,不斷滿足服務對象多樣化需求;統一工具,將操作加工過程中的每一處損耗可視化,減少因人為經驗不足帶來的浪費;開展每日食品原料用量、餐廚垃圾量等的定量分析及監測,并將結果納入廚房管理考核之中。指南建議團餐企業構建智慧管理,建立線上食堂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為食堂每天的生產需求及加工、合理采購,提供科學參考。搭建數字計算模型,使用高科技智能設備,依托大數據安排個性化營養食譜及提供合理化用餐建議、通過定量計算做到定量采購。轉變傳統供餐模式,創建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