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種飲料,屬于物質(zhì)層面,但是它又融于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功能,鑄就中國特色的酒文化,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文化幾乎滲透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和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
《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敬神祭祖,歷來就是中華民族普遍遵行的禮法習俗。在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達對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時的 用品之一,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神靈和祖先享用?!吨芏Y》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guī)定,酒與國家大事的關系由此可見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誘惑力,使人上癮,飲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傷身敗體,被認為是引起禍亂的根源。所以,飲酒不僅僅是飲酒者個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種社會行為。特別是貴族 耽湎于酒,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歷史上還有不少國君因耽湎于酒,引來亡國之禍。最髙統(tǒng)治者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fā),不得不對酒的生產(chǎn)和消費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