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隨著中國社科院發布《2014中國社會藍皮書》 未來10年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轉型,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不會改變,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或迎來發展春天。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正處于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2020年前年復合增速30%,國內制造企業將大力發展集成應用、完善核心零部件供應,從而分享行業高成長蛋糕。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生產力成本上升以及產業結構升級需要,機器人代替人工將成為發展趨勢,對于機器人制造商迎來發展利好。
據資料顯示,上個世紀70年代末,日本步入工業化后期,維持經濟增長亟需提高效率與推動創新。與此同時,80年代人口增長率低于 %,勞動力短缺使制造業用人成本快速上升,促使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補充和替代人工勞動。因此,1980年成為日本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元年。跟據日本機器人協會的統計數據,工業機器人銷售額有1980年769億日元增加到1990年的3023億日元,復合增長率 %。受此驅動,工業機器人巨頭發那科股價8年漲12倍,年收益率為 %;安川電機股價5年漲6倍,年收益率 %。反觀當前我國現階段國情與日本上個世紀80代初期相似。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滬太公路6190號
聯系人:蔡經理
電話:021-66867088
傳真:021-66860280
網址:
在此背景下我國機器人產業還有較大發展空間,近年來機器人不只在高精尖領域發展,事實上現在小企業也開始利用工業機器人來取代普通人力,今年深圳米克力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I-SO智能AGV搬運機器人和ET-X仿生人形工業機器人,其技術水平達到世界 水平,而價格僅為國外機器人的五分之一,并在***多個 項目投入應用。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機器人使用密度處于 水平,機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將帶動機器人需求量的提升。通過對比美德日韓,我們測算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160萬臺,相比較于目前不到10萬臺的裝配量,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信建投則認為,憑借充裕的市場規模和不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中國的機器人企業在 競爭力有望提升,市場也具備了良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