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在線外賣食品安全莫成監管死角
時間:2015-11-13 08:57:59 來源:食品伙伴網 點擊量:133
穿梭于樓宇間的送餐電摩托,如今在都市里已經是司空見慣。手機上網,輕輕一點,飯菜送到,也是很多職場人的午餐選項。不過,這些餐食是否安全,卻令人懷疑。有媒體報道,外賣類電商平臺存在商戶沒有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等基本證照的情況,一些商戶甚至設在居民樓內。
根據本月新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在現實中,一些未取得相關許可的商家,其生產的食品通過互聯網渠道流入消費者口中。
過去,外賣電商主要是由一些知名連鎖餐飲企業自營,餐飲企業直接對接消費者,并擁有自己專業化的配送隊伍。在這樣的模式下,食品的生產、銷售、配送流程都是可追溯的,一旦出現問題,責任方明確,消費者取證也相對較易。
但是,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崛起,正在沖擊著自營平臺的市場份額。第三方交易平臺不僅接入了知名餐飲連鎖企業,也提供消費者周邊小商戶的菜品配送,消費者的選擇更多。與此同時,這些平臺基于移動互聯網來推廣和運營,獲得了互聯網巨頭的投資,雄厚的資金使得這些平臺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大的優惠幅度,吸引更多消費者使用。
至于在線外賣平臺與商戶之間的關系,《食品安全法》有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并且,當平臺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存在違法行為時,“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
那么,這些沒有取得相關許可的商家,為何依然能夠接入第三方平臺,而其在接入時,第三方平臺有沒有進行實地審查呢?
對于第三方平臺來說,接入的商戶越多,消費者通過該平臺選擇的菜品就越多,消費者使用該平臺的頻率就越高。換言之,如果寄希望于第三方平臺來監管商戶,并不現實。
一般情況下,外賣餐品的銷售對象,主要是寫字樓和中小商業設施里的工作人員,以及尚未成家的年輕人,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年齡偏低。隨著“90后”逐漸離開校園步入職場,他們關心的不只是餐食的味道,也關心自己所點餐食的分量和質量如何,以及自己在訂餐過程中享受到怎樣的服務。
事實上,當下各大外賣平臺都在“開疆拓土”,時不時地推出各類優惠措施, 而實體餐飲店為了銷售更多外賣產品,往往也會接入多家互聯網平臺。那么,隨著各大平臺覆蓋面逐漸趨同化,各方之間的競爭點不再是平臺上的餐飲店數量,而是服務質量。把不合格的商戶踢出平臺,健全食品追溯體系,提高服務質量,方能在下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在線外賣平臺的食品安全不能成為監管死角。解決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問題,關鍵仍在于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探索符合互聯網特點的執法方式,并依法處罰。畢竟,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別人都這樣做”也不是違法借口,“網上不好管”更不是回避監管責任的理由。
上一條 ·成都19家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多從外省運進 2015-11-13
下一條 ·中國9月糖進口同比大增80.1%至66萬噸 2015-10-22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甘肅環氧自流平地坪哪家好2025-04-27
·金昌復合鋁合金門窗加工廠,門窗多少錢2025-04-27
·黑龍江免基礎混凝土攪拌站售價,小型免基礎混凝土攪拌站建設2025-04-27
·金昌CSTM礦棉板價格,石膏板礦棉板供貨廠家2025-04-27
·武威斷橋鋁型材門窗價格2025-04-27
·廣西建筑石灰消解機價格,節能型石灰消解機廠家2025-04-27
·嘉峪關pvc石膏貼面板膜制造公司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