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酒有“節”
時間:2015-07-18 12:15:02 來源:發布日期:2015-07-18 點擊量:732
古人好酒,且常常通過酒會結交好友,但好酒也需知道節制,古人對此也是頗有心得。
《明史·李東陽傳》載,正德時的大學士李東陽初入翰林院任職時,有一次在外面喝酒,至深夜方歸。其父為了等他回家,忍著寒冷不睡覺,李東陽從此夜間不在外面喝酒了。明人陸容《菽園雜記》中也記有此事,并說李東陽那次深夜飲酒不歸的原因并不是“厭厭夜飲,不醉無歸”,而是遇酒聯句或對弈,“樂而忘倦”了。因為一次夜飲不歸,讓父親久等,李東陽極為“愧悔。自是赴席,誓不見燭。將日晡,必先告歸?!?《菽園雜記》)
當然,陸容也強調,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都不夜飲,如六部、十三道的官員就常常在夜間喝酒,為什么呢?因為白天他們要忙于公事,沒有閑暇,要想喝酒,并且盡興,只能在夜間,而那些閑散如翰林、六科的官員則是在白天喝酒。按照《明史》所載,李東陽那次夜飲不歸正是其初到翰林院任職之時,整個一閑官嘛。
同是《菽園雜記》,陸容記道:“古人飲酒有節,多不至夜。所謂厭厭夜飲,不醉無歸,乃天子燕諸侯,以示慈惠耳,非常燕然也?!标懭菡f這話是有根據的?!?/span>詩經·小雅·湛露》中有“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厭厭夜飲,在宗載考”之句,這首詩歷來被人們認為是“天子燕諸侯”的?!把唷惫磐把纭?,有“安閑、安樂”的味道,諸侯與天子多同宗,他們在一齊飲酒如家人,可以至深夜而不違禮,但如果不是“一家人”就不行了。《左傳·莊公二十三年》記:因國變,陳國公子完逃到齊國,齊桓公任他為工正(春秋時齊、宋、魯等國設置,為掌百工之官)。有一天,公子完請齊桓公到家喝酒,酒興正濃之際,天色已晚,桓公命人掌燈繼續喝,而公子完卻說:“我只想白天請您喝酒,沒有打算繼續到晚上,原諒我不能久留您了?!惫油陮嶋H上是在委婉地拒絕桓公夜飲的“非禮”要求。
除了不夜飲,古人飲酒在次序上也十分講究,宋人洪邁《容齋隨筆·歲旦飲酒》記:“今人元日飲屠酥酒,自小者起,相傳已久,然固有來處。后漢李膺、杜密以黨人同系獄,值元日,于獄中飲酒,曰:‘正旦從小起’。”意思是年齡小的人先喝,稍長者靠后。洪邁引《時鏡新書》指出,晉人董勛解釋過這個風俗的成因,董勛說:通常人們認為年齡小的人長了一歲,所以讓他先飲以示祝賀,而年齡大者雖然長了一歲但生命卻少了一年,所以后喝。(“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后飲酒”)。
之后,洪邁還記錄了一些描述這個風俗的詩句,如唐人劉禹錫、白居易的“元日舉酒賦詩”。劉禹錫云:“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白居易不甘示弱:“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卑拙右走€有一篇《歲假內命酒》,內有“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之句。顧況也有《歲日作》:“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足見在當時,每逢節日,酒不是亂喝的。
古人飲酒的講究當然不止于此。春節元宵,喝酒難免,愿我們效法古人,喝文明酒,也做到“飲酒有節”!
上一條 ·華大基因王俊辭去CEO 或將轉戰人工智能領域 2015-07-18
下一條 ·四川名菜五柳魚的傳說 2015-07-18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隴南大型膜結構設計2025-11-19
·江蘇焊接預埋件廠2025-11-19
·嘉興廣告播放機多少錢一臺2025-11-19
·武安散打培訓機構咨詢電話2025-11-19
·西寧污水廠膜結構設計2025-11-19
·收費站膜結構多少錢,充氣膜結構施工2025-11-19
·重慶熱鍍鋅U型絲廠家2025-11-19

28108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