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采油八廠輸油管道地災監測項目案例
發布時間:2024-02-18
長慶油田采油八廠地處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荒漠草原過渡地帶,山區地形復雜,為丘陵溝壑區。區域凍土深度0.88m。
1、項目概述
該站通過削平山體而建立,按山體邊坡可劃分為三個臺階(如圖所示)。由于建站切削山體有大量填土填筑于第三臺階,近年因第三臺階產生地面沉降,故而學一注及學二轉工作區被拆除。由于多條輸油管道通過已沉降的第三臺階進站入學二脫工作區,為確保第二臺階作業、辦公區正常運行,對第二臺階邊坡進行安全監測。
2、監測點布設
本項目依據監測方案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測點布設:
在應急班辦公區東側邊坡中部、東部(靠近材料場)、輸油管進站處各設1個GNSS監測站,組成1個斷面,用以監測邊坡表面位移;輸油管進行管道應變監測,設2個斷面,每個斷面呈品字形布設3支應變計,與布置在輸油管道旁的GNSS共同監測邊坡位移對管道應力的影響。在應急班辦公區穩定位置,設立GNSS基準站和氣象監測站,監測現場雨量、風速、溫度、濕度等參數。
3、項目總結
由于學二轉中心站的生產作業主要集中于學二脫作業區,考慮到生產作業區有靜電防護要求,故所有監測點均布置在作業區外,以靈活監測重點地災點。
為確保進站輸油管道的正常運行,對管道實施應變監測,在邊坡對管道造成較大應力時能及時發現,及時響應,針對后期再做應對措施提供數據支撐。聯合GNSS表面位移監測,綜合分析邊坡穩定情況,保證能快速地、準確地獲取到現場數據。
用戶可隨時隨地登錄中地恒達云平臺觀測數據,根據需求設置報警值,在數據變化達到預警值時通過短信、微信消息等方式及時通知,為運維人員提供可靠數據,為場站正常運行提供指導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