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高爐噴吹煤粉技術在我國開始是在20世紀50-60年代,那時候采用陽泉煤業的洗精無煙煤作為工業性試驗對象。噴吹煤的主要指標有:灰分%:灰分是有害成分。噴吹煤的灰分應不高于11%。硫分%:硫分也是一種極為有害的物質。噴吹煤硫分應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噴吹煤硫分應不高于0.6%。發熱量:固定碳含量越高,揮發分含量越低,在風口前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發熱量越高越好,在高爐內放出的熱量越多,置換比越高。可磨性:它反映煤的耐磨特性。可磨指數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機出力越大,電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低。實踐證明,噴吹煤可磨指數為70-90時為。反應性:煤對CO2的反應性即將CO2還原成CO的能力。高爐噴吹反應性強的煤,不僅可提高煤粉燃燒率,擴大噴吹量,而且風口區未燃燒的煤粉在高爐的其它部位參加了與CO2的氣化反應,減少焦炭的氣化反應,對焦炭強度起到保護作用。燃燒性:煤的燃燒性好,即其著火點低,反應性強。爆炸性:懸浮的煤粉與空氣或其他氧化劑混合極易發生爆炸,明顯的規律是隨揮發分增加,其爆炸性也增加。煤灰熔融性:煤灰熔融性是指在規定條件下,隨加熱溫度的變化,煤灰的變形、軟化和流動特征的物理狀態。煤灰的熔融性取決于它們的化學組成。
高爐噴吹煤作為冶金用途而問世的初衷即決定了這樣的趨勢:以煤粉部分替代冶金焦炭,使高爐煉鐵焦比降低,生鐵成本下降;調劑爐況熱制度及穩定運行;噴吹的煤粉在高爐風口前氣化燃燒降低理論燃燒度,為維持T理,需要補償,這就為高爐使用高風和富氧鼓風創造了條件;噴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節約焦化投資,少建焦爐,減少焦化引起的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可大大緩解煉焦煤供求緊張的狀況主要指標有:反應性:參加了與CO?的氣化反應,減少焦炭的氣化反應,對焦炭強度起到保護作用。燃燒性:煤的燃燒性好,即其著火點低,反應性強。爆炸性:懸浮的煤粉與空氣或其他氧化劑混合極易發生爆炸。煤灰熔融性:隨加熱溫度的變化,煤灰的變形、軟化和流動特征的物理狀態。灰分:灰分是有害成分。噴吹煤的灰分應不高于11%。硫分:噴吹煤硫分應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噴吹煤硫分應不高于0.6%。發熱量:固定碳含量越高,揮發分含量越低,在風口前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可磨性:可磨指數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機出力越大,電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低。煤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燒后剩下來的殘渣。這些殘渣幾乎全部來自煤中的礦物質。煤中礦物質來源有三:原生礦物質--成煤植物中所含的無機元素;次生礦物質--煤形成過程中混入或與煤伴生的礦物質;外來礦物質--煤炭開采和加工處理中混入的礦物質。
以上就是一些有關噴吹煤的信息,噴吹煤作為無煙煤的一種,在當下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