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水泥塑石假山制作 假山服務商 塑石假山供應 商山月園供
園林假山的基礎做法(2)
混凝土基礎近代假山一般多采用漿砌塊石或混凝土基礎,這類基礎耐壓強度大,施工速度快。塊石基礎常用沒有造型和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假山石,或花崗巖毛石、廢條石等筑砌,所以也稱毛石基礎。這種基礎適用于中小型假山。其基礎的厚度根據假山的體量而定,一般高在2米左右的假山,其厚度在40厘米左右;4米左右的假山,其厚度則在50厘米左右;毛石基礎的寬度應比假山底部寬出30厘米以上。毛石需滿鋪鋪平,石塊之間相互咬合,搭配緊密,縫隙用碎石及150~200#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灌實作平,使它連成整體。堆疊大型假山則常采用鋼筋混凝土板基礎,先需要挖土到設計所需的基礎深度,人工夯實底層素土,再用150~200#的混凝土做厚7~10厘米的墊層,然后再在上面用鋼筋扎成20厘米左右見方的網狀鋼筋網,最后用混凝土澆注灌實,經一周左右的養護后,方可繼續施工。
在假山施工中還有“拉底”一說。所謂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礎上疊置相當底層的自然假山石的術語,其正如《園冶·掇山》所說的:“方堆頑夯而起,漸以皴文而加。”選用頑夯的大塊山石拉底,具有堅實耐壓、長久不壞的作用,同時因為這層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間變化卻都立足于這一層,所以古代疊山匠師們把拉底看作是疊山之本。其要點:一是統籌向背,即根據設計要求,統籌確定假山的主次關系,安排假山的組合單元,再來確定底石的位置和發展體勢。二是曲折錯落,即假山底腳的輪廓線 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三是斷續相間,即假山底石所構成的外觀,不是連綿不斷的,選石上要根據大小石材成不規則的相間關系安置,以為假山中層的“一脈既畢,余脈又起”的自然變化作準備。四是緊連互咬,雖然外觀上有斷續變化,但結構上卻 一塊緊咬一塊,具有整體性。五是墊平安穩,以便于繼續施工。
偏側錯安即在疊置山石時,力求破除對稱形體,避免四方形、長方形、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出現,講究運用折、搭、轉、換的技巧手法。所謂的折,是指山形在局部塊體上的變化,由一個方位折向另一個方位上去;搭是指假山塊體的搭接,在按層狀結構的疊置中, 有搭接處才會有過渡關系;轉即假山塊體在空間方位上的變化,由一個方向轉到另一個方向上去;換則是假山塊體由一種節理層狀,換為另一種形式,如水平的層狀節理換為豎向的層狀節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