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水池假山 報價制作假山 假山施工隊 山月園供
園林假山的基礎工程 假山工程的基礎可分為陸地和涉水兩種,在做法上又有樁基、灰土基礎和混凝土基礎之分。樁基 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假山基礎做法,《園冶·掇山》說:“掇山之始,樁木為先,較其短長,察乎虛實?!庇绕涫撬械募偕交蚣偕今g岸,用得較為普遍。其原理是將樁柱的底頭打到能接觸到水下或弱土層下的硬土層,以形成一個人工加強的支撐層,樁柱在假山基礎范圍內均勻分布,這種樁稱為“支撐樁”。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的則稱“梅花樁”;用以擠實土壤,以加強土壤承載力的,則稱之為“摩擦樁”。樁柱通常多選用柏木或杉木,以取其通直而較耐水濕。樁粗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樁長一般在100厘米以上至150厘米以上不等。如做駁岸,少則三排,多則五排,排與排之間的間距一般在20厘米左右。在蘇州古典園林中,凡有水際駁岸的假山基礎,大多用杉木樁,如拙政園水邊假山駁岸的杉木樁長約150厘米;而北方則多用柏木樁,如北京頤和園的柏木樁長約160~200厘米。樁木頂端露出湖底十幾厘米至幾十厘米,其間用塊石嵌緊,再用花崗巖條石壓頂。條石上面再用毛石和自然形態的假山石,即《園冶·掇山》所云:“立根鋪以粗石,大塊滿蓋樁頭”。條石和毛石應置于相當低水位線以下,自然形態的假山石的下部亦應在水位線以下,這樣不僅美觀,也可減少樁木的腐爛,所以有的樁木能逾 而不壞。 除了木樁之外,也有用鋼筋混凝土樁的。由于我國各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有的地方,如揚州地區為長江邊的沖積砂層土壤,土壤空隙較多,通氣較多,加之土壤潮濕,木樁容易腐爛,所以傳統上還采用“填充樁”的方法。所謂填充樁,就是用木樁或鋼桿打樁到一定的深度,將其拔出,然而在樁孔中填入生石灰塊,再加水搗實,其凝固后便會有足夠的承載力,這種方法稱為“灰樁”;如用碎瓦礫來充填樁孔,則稱為“瓦礫樁”。其樁的直徑約為20厘米,樁長一般在60~100厘米,樁邊的距離為50~70厘米。蘇州地區因其土壤粘性相對較強,土為基礎方法,稱為“石釘樁”,再在縫隙中夾填碎石,上用碎磚片和素土夯實,中間鋪以大石塊;若承重較大,則在夯實的基礎上置以條石。北京圓明園因處于低濕地帶,地下水成了破壞假山基礎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凍脹對假山基礎的影響,所以其常用在樁基上面打灰土的方法,以有效地減少地下水對基礎的破壞。 灰土基礎 某些北方地區,因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