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近年來,我國愈發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國內企業也充分意識到,專利申請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本身市場競爭力,因此爭先恐后的加入專利申請的熱潮。
專利申請量大幅上漲,但是在專利代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企業在申請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有哪些誤區在申請當中必須注意并且規避呢?
誤區一:自主研發的成果不申請專利就有知識產權。
一些技術人員認為只要是自主創新,就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其實不然,專利是一種壟斷權,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如果不申請專利,就得不到法律確認和保護
誤區二:產品投入大規模生產后才申請專利。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這一技術方案還未投入生產,也沒有產品問世,此時申請專利為時過早,等產品大規模投入生產后再申請專利更合適。這時即使你僥幸獲得授權,專利也處在不穩定狀態之中。此時如果有人侵權并提起訴訟,侵權人則會以專利申請之日技術已經被公開為由進行抗辯。
誤區三:專利產品的改進不需再申請專利。
有部分發明人認為申請了一項專利后,就可“高枕無憂”,從而忽視了后期的繼續研發工作,即使開發出了新產品或有了新改進,也不再申請專利。這種錯誤認識的后果不異于未申請專利。因為當他人對該產品有了改進并申請了專利,反過來就限制了原專利權人產品的更新換代,這就會導致原專利權人不經意間反而變成了侵權人。此時,原專利權人就喪失了自己的知識產權。
誤區四:一項技術成果只能申請一類專利。
因此,對于一些重要的產品發明,若發明人只申請了發明專利,而此時他人“雙管齊下”,同時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那么他將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擁有了產品的專利權。發明人若使用該產品,反而構成了侵權。
誤區五:專利申請是保護技術成果的方法。
很多人對技術成果保護的方法不太清楚。對技術成果的保護可以采用兩種方式:申請專利通過法律加以保護和通過技術秘密由技術持有人自己加以保護。
誤區六:得到了專利證書就獲得了有效的專利權。
這是多數專利權人的普遍認識誤區。在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不進行實質審查,即使在你申請之前已經有人就相同的技術方案申請過相同的專利,你的申請仍可能會被批準。如果沒有人提出異議,你的專利權會維持下去。
誤區七:技術方案交待不清楚。
要求發明人提供更多的技術方案時,他們會以技術保密為由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