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評審已經接近尾聲,9月最后一周科技局對今年企業申報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說明,在此我們對2018年高企認定出現的問題及2019年高企認定趨勢總結如下:
2018年問題
一、知識產權打分低:
1、現象:
擁有發明專利 打分小于 僅有實用新型專利。
有實用專利12個 打分小于 僅有實用專利6個。
2、總結原因有如下幾點:
知識產權為編制湊數,技術含量低。
知識產權與企業產品技術不相關。
知識產權為當年申請并授權。
二、成果轉化數量不足打分低:
1、今年評審嚴格執行了“現有成果、后有轉化、轉化時間必須在近三年內、當年取得的成果不算本次轉化”的規定。
2、總結原因有如下幾點:
知識產權作為成果的授權時間超出規定范圍。
成果轉化缺乏充足的證明材料。
成果轉化證明材料時間存在問題。
三、財務問題打分低:
研發費用歸集不合理。
輔助賬無法提供對應憑證資料。
企業銷售收入、凈資產缺乏成長性。
四、組織管理體系不完善打分低:
1、項目立項、驗收報告過于簡單。
2、缺乏企業研發條件證明。
3、管理制度存在明顯錯誤。
2019年趨勢
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企業在下一年度想一次性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則需要對知識產權提前布局、研發費用提前歸集(試驗費、科技人員工資等)、財務及研發管理體系提前梳理。
如此趨勢,輔導中小企業的高新認定對各代理機構的水平也提出了考驗,能否理解并升華企業的技術,能否為企業將項目和知識產權進行有機結合,能否為企業提前規劃甚至布局,發現、提出、解決企業漏洞,都將對申報的質量產生影響,隨意的編湊知識產權不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也對成功申報形成阻礙。
對企業本身來說,需要引起重視,提高創新能力,完善管理體系。重中之重是提前規劃,如果還像之前等到申報當年再做知識產權和財務的準備,通過率將變得很低,還會多花冤枉錢。
同樣的,選擇高企輔導機構也需要慎重,是否具備辦理知識產權事務的相應資質,申報高新人員是否理解公司技術,材料整理是否細致完善等,都需要認真考察。
距離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能夠提前做準備的時間只剩下3個月,考慮到知識產權的申請周期,準備時間越晚,風險越高,提前辦理知識產權,將提前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也能提前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也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