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黑山紅絲石硯很早就已名聞天下,西晉張華撰的《博物志》中有:“天下名硯四十有一,以青州紅絲石為”的記述。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在《論硯》中稱“蓄硯以青州為、絳州次之”。從宋朝開始,中國的“四大名硯”依次確定。宋蘇易簡《硯譜》曰“天下名硯四十余品,以青州黑山紅絲石為、端州斧柯山石為第二,歙州龍尾石為第三,甘肅洮河石為第四。宋代唐彥猷《硯錄》云:“紅絲石華縟密致,皆極其妍。既加鐫鑿,其聲清悅。其質之華澤,殊非耳目之所聞見”。清汪春煦在其《壽石齋硯譜》中則評述:青州黑山紅絲石硯以墨拭之,其異于他石者有五:他石不過以濕潤滑瑩者為優(yōu),此硯浸之以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間,以手拭墨,粘者如膏,一也;他硯與墨相發(fā),不過以其體質堅美,此硯常有膏潤浮泛,墨色相凝若漆,二也;此石復之以匣,常數十日墨汁不干,經夜其氣即上下蒸濕,著于匣中有如雨露,三也;此硯墨香數日,濃郁撲鼻,宜室宜人,四也;此硯紋絲清晰,堅硬似金,質地勝玉,如畫如詩,猶若景致,五也。當代書法家、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曾贊美道:“昔者柳公權,論硯推青州。黑山紅絲石,奇異蓋其尤。云水行赤天,墨海翻洪流。臨硯動豪興,揮筆勢難收。品評宜,吾服唐與歐。”啟功,吳作人、李苦禪、劉海粟等國內知名藝術家均為青州黑山紅絲硯題詩、題詞,給予“品評宜”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