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問題,官方正在算賬,總的想法是劃斷,橋歸橋路歸路,注意一下8月份人大常委會開會, 常委會通過就有法律依據了。”7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揚在“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5:杠桿調整與風險管理”發布會上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作出上述表述。
當天發布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顯示,寬口徑下,2014年中國主權資產總計227.3萬億元,主權負債124萬億元,資產凈值為103.3萬億元,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主權資產來覆蓋其主權負債。因此,在較長的時期內,中國發生主權債務危機應為小概率事件。報告同時顯示,包括養老金缺口以及銀行顯性和隱性不良資產在內的 或有負債風險值得關注。一旦經濟增長速度長期持續下滑并致使“或有”負債不斷“實有”化,中國的主權凈資產的增長動態有可能逆轉,對此不可掉以輕心。
截至2014年底,地方政府總資產 108.2萬億元,總負債30.28萬億元,凈資產77.92萬億元。“地方政府掌握的資產足以支持負債,清償的風險是不存在的,這是基本的判斷。”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常欣表示。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占軍表示,地方債市場是個大規模長期存在的市場,要注意市場培育。“現在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完全是或者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化色彩比較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