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調整農資補貼政策:20%資金支持種糧大戶
時間:2015-05-23 14:51:27 來源:全景網 點擊量:139
提示
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業“三項補貼”資金1436.45億元,與今年財政撥付規模大體相當。因為今年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數額未變,這意味著今年農資綜合補貼金額也與去年持平約為1071億元。以此計算,國家將從中撥出不少于214.2億元用于補貼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5月22日,財政部、農業部發布《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指出:經同意,決定從2015年調整完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三項補貼政策(簡稱農業“三項補貼”)。
兩部委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要從財政提前下達的農資綜合補貼中調整20%的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此前4月3日,財政部下發通知,撥付2015年農資綜合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3項資金共1434億元,助力今年的農業生產。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資綜合補貼為1071億元,今年撥款大體相當。
214億元農資綜合補貼支持種糧大戶
兩部委要求,根據當前化肥和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的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要從財政提前下達的農資綜合補貼中調整20%的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而此次財政調整資金,則用來支持主要糧食作物的適度規模生產經營者,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
今年4月初,財政部、農業部下發通知,撥付2015年農資綜合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3項資金1434億元。不過,兩部委未公布今年農資綜合補貼具體數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業“三項補貼”資金1436.45億元,與今年財政撥付規模大體相當。其中,2014年財政撥付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214.45億元。
因為今年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數額未變,這意味著今年農資綜合補貼金額大體為1071億元。
以此計算,國家將從中撥出不少于214.2億元用于補貼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對于此次政策調整,財政部網站公布的兩部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指出: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一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國農業生產成本較高,種糧比較效益低,主要原因就是農業發展方式粗放,經營規模小。二是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的迫切需要。在多數地方,農業“三項補貼”已經演變成為農民的收入補貼,一些農民即使不種糧或者不種地,也能得到補貼。而真正從事糧食生產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卻很難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補貼支持。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對調動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的作用大大降低。
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調整的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調整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東方艾格農產品分析師馬文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整補貼政策支持種糧大戶,推動農業集中經營是好事。他建議,既然是為了鼓勵農民種糧,那就應該不改變原有農資綜合補貼金額,直接都補給農民,國家再拿出新增的補貼來補貼種糧大戶。
農資綜合補貼改革試點今年啟動
《指導意見》指出,2015年,財政部、農業部選擇安徽、山東、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個省作為試點省份,由被選中的試點省份選擇一部分縣市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
兩部委要求,試點的主要內容是將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一是將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用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的農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二是將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按照全國統一調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兩部委指出,其他地區也可根據本地實際,比照試點地區的政策和要求自主選擇一部分縣市開展試點,但試點范圍要適當控制。2016年,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在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推開。
此次農資綜合補貼政策調整的目的,也是為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兩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有多種形式,既有土地有序流轉形成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也有通過股份合作、聯合、訂單農業和社會化服務提供等方式實現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對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國家將給予信貸和財政支持。上述相關負責人稱,一是支持建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通過農業信貸擔保的方式為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貸款提供信用擔保,著力解決新型經營主體在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也可以采取貸款貼息、現金直補、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等方式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貸款利息給予適當補助(不超過貸款利息的50%)。
不過,對于將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補給種糧大戶,馬文峰有一些擔心,他認為這種改革存在如何認定、補貼是否會被截留的問題,需要有規范的管理和監管。
作者:張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業“三項補貼”資金1436.45億元,與今年財政撥付規模大體相當。因為今年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數額未變,這意味著今年農資綜合補貼金額也與去年持平約為1071億元。以此計算,國家將從中撥出不少于214.2億元用于補貼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5月22日,財政部、農業部發布《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指出:經同意,決定從2015年調整完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三項補貼政策(簡稱農業“三項補貼”)。
兩部委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要從財政提前下達的農資綜合補貼中調整20%的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此前4月3日,財政部下發通知,撥付2015年農資綜合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3項資金共1434億元,助力今年的農業生產。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資綜合補貼為1071億元,今年撥款大體相當。
214億元農資綜合補貼支持種糧大戶
兩部委要求,根據當前化肥和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的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要從財政提前下達的農資綜合補貼中調整20%的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統籌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而此次財政調整資金,則用來支持主要糧食作物的適度規模生產經營者,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體現“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
今年4月初,財政部、農業部下發通知,撥付2015年農資綜合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3項資金1434億元。不過,兩部委未公布今年農資綜合補貼具體數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14年,國家財政撥付農業“三項補貼”資金1436.45億元,與今年財政撥付規模大體相當。其中,2014年財政撥付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071億元,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214.45億元。
因為今年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數額未變,這意味著今年農資綜合補貼金額大體為1071億元。
以此計算,國家將從中撥出不少于214.2億元用于補貼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
對于此次政策調整,財政部網站公布的兩部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指出: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一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我國農業生產成本較高,種糧比較效益低,主要原因就是農業發展方式粗放,經營規模小。二是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的迫切需要。在多數地方,農業“三項補貼”已經演變成為農民的收入補貼,一些農民即使不種糧或者不種地,也能得到補貼。而真正從事糧食生產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卻很難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補貼支持。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對調動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的作用大大降低。
上述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調整的目的是在全國范圍內調整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東方艾格農產品分析師馬文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整補貼政策支持種糧大戶,推動農業集中經營是好事。他建議,既然是為了鼓勵農民種糧,那就應該不改變原有農資綜合補貼金額,直接都補給農民,國家再拿出新增的補貼來補貼種糧大戶。
農資綜合補貼改革試點今年啟動
《指導意見》指出,2015年,財政部、農業部選擇安徽、山東、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個省作為試點省份,由被選中的試點省份選擇一部分縣市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
兩部委要求,試點的主要內容是將農業“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目標調整為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一是將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用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的農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二是將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農業“三項補貼”增量資金,按照全國統一調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兩部委指出,其他地區也可根據本地實際,比照試點地區的政策和要求自主選擇一部分縣市開展試點,但試點范圍要適當控制。2016年,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將在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推開。
此次農資綜合補貼政策調整的目的,也是為推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兩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有多種形式,既有土地有序流轉形成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也有通過股份合作、聯合、訂單農業和社會化服務提供等方式實現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對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國家將給予信貸和財政支持。上述相關負責人稱,一是支持建立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通過農業信貸擔保的方式為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貸款提供信用擔保,著力解決新型經營主體在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也可以采取貸款貼息、現金直補、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補助等方式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貸款利息給予適當補助(不超過貸款利息的50%)。
不過,對于將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補給種糧大戶,馬文峰有一些擔心,他認為這種改革存在如何認定、補貼是否會被截留的問題,需要有規范的管理和監管。
作者:張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上一條 ·劉世錦:今明兩年或是經濟中高速增長觸底期 2015-05-23
下一條 ·鄭商所棉花期貨持倉排名表(5.14) 2015-05-23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甘肅眾欣源商貿提供蘭州地區實惠的石英石-平涼石英石銷售2025-04-27
·二手制冷設備工程2025-04-27
·衡陽私立民辦重點高中有哪些2025-04-27
·山西格柵模具地址2025-04-27
·石嘴山水庫復合邊坡土工布多少錢一平方,玻纖土工材料多少錢一平方2025-04-27
·合肥防潮板做衛生間隔斷墻品牌2025-04-27
·安徽玻璃鋼模壓風機模具圖片,玻璃鋼模壓風機生產廠家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