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面對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的競爭,中銀國際期貨研究部主管顧勁濤認為,在金融大混業背景下,期貨公司相比銀行、 證券與其說競爭,不如說要合作共贏。每個機構都有各自的優勢,以中銀國際來說,已經開始在銀證、銀期方面進行三方聯動;此外,在與銀行合作方面,當銀行為客戶提供質押業務時,中銀國際可以為客戶提供套保方案,進行風險控制,從而在多方合作下形成信息閉環。
在場外商品市場方面,期貨公司優勢更加明顯。 美爾雅期貨基礎研究部經理李萌認為,期貨公司可以根據現貨的波動為現貨貨公司設計產品,并且根據每個個體需求進行定制化服務;對于現貨商來說,通過期貨公司參與金融市場可以降低參與的成本,且通過場外市場能夠使策略更加靈活和多樣化。
“互聯網+”風行下,期貨公司亦面臨著轉型難題。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表示,互聯網需要和移動端、大數據結合起來。對于期貨公司來說,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完善現有的產品,如降低金融期貨投資的高門檻,讓大家能更方便的進行投資;另外一點是要考慮是否能通過互聯網本身衍生出一些新的產品和服務。
朱斌還表示,未來將考慮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將一些場外衍生品的設計嫁接到互聯網產品中。
在金融衍生品的熱潮下,傳統商品研究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冷遇。長江期貨策略中心經理薛家銘認為,要將對期貨的理解拓展到衍生品的概念上來,商品的品種越來越多,除場內的期貨品種不斷上市外,場內場外期權 、商品掉期、商品etf等各類衍生品也將不斷推出,未來商品將不能僅僅局限在期貨品種上,還要對各大類衍生品及其之間的影響機制、套利策略等做深入研究。
此外,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開放后,還要考慮匯率變動對衍生品價格的影響,游戲規則將發生變化,衍生品市場將變的更加動態和豐富。
發稿:辛鋇/劉曉/何巨骉 審校:李書成

28108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