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陳凱先眼中的“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至少應該有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機構、大的科學中心,國際科學組織;應該有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群體;處于國際先進地位的研究領域和引領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的企業;應該有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研究成果和變革的一些新的理念。
當天,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留學人員聯合會主辦了一場院士座談會,主題便是上海如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陳凱先與褚君浩、丁奎嶺、金東寒、沈文慶、趙國屏、鄭時齡、周翔8位院士及國家“千人計劃”上海聯誼會主席武平簡單明了地闡述了各自意見和看法,并提出建議。
陳凱先提出,上海還應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和產業革命的大趨勢;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初期地位,推進產學研深入的融合;加大高層次人才的聚集力度,著重推動人才體制機制的改革和突破。
“上海要有從跟跑者到領跑者轉變的文化自信,要有自己原創性引領的東西,要有創 新文化和環境”,陳凱先特別強調要對基礎研究給予必要的重視。
褚君浩則直指,上海“一定要有核心技術的發現,而且要有科學規律的發現,促進核心技術的發明,主戰場應該是各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發”。
在褚君浩看來,建設科創中心的關鍵點是人才。他說,上海不僅要有領軍人才,還要有一群水平很高的技師,對人才的激勵要注重創新。人才怎么驅動?現在的人才驅動是靠物質,“其實人才還要靠精神來驅動,完全靠物質驅動是不夠的,一定要加強精神的驅動”,褚君浩說。
金東寒院士給出了一組數據:2013年上海全社會的研發服務占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2.58%提升到了3.69%,他認為總體來看,上海已經具備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特征,但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金東寒建議,上海應把握科創中心的特征和建設規律,強化政府的協調和引導作用,更多的依靠市場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尤其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
特意前來參加座談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表示,留學人才在科技創新方面能力突出,潛力巨大,善于瞄準需求,形成產業鏈,打通經濟和社會之間的通道。要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創造能力的突出優勢,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培育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
陳竺希望,上海歐美同學會能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對外聯系的優勢,牢牢把握集聚人才的大局,以才引才,讓各類人才的創新競相迸發。

28108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