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U病房應該設置于醫院特定的區域,便于患者的轉運。要有合理的醫療流向,以大限度降低各種干擾和交叉感染。
2、每床的占地面積,開放式至少15 m2,單間病房至少24 m2,單間ICU包含前廳,每個前廳至少 m2。ICU中最少配備一個單間病房。具備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安裝足夠的洗手設施。能獨立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有條件者裝配高潔凈度的空氣凈化系統,可配備負壓病房1—2間。
3、ICU的基本功能輔助用房包括醫師辦公室、護士工作站, 室、配藥室、儀器室、更衣室、清潔室、污物處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條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輔助用房實驗室、示教室、家屬接待室、營養準備室等。輔助用房面積和病房面積之比應達到 :1以上
4、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員流動和物流在內的醫療流向,通過不同的進出通道實現,以限度減少各種干擾和交叉感染。
5、ICU的設計要求應該滿足提供醫護人員便利的觀察條件和必要時盡快接觸患者的通道。
6、ICU建筑裝飾必須遵循不產塵、不積塵、耐腐蝕、防潮防霉、防靜電、容易清洗和符合防火要求的總原則。
功能支持設施
1、每個ICU應有完善的水、電、氧氣、壓縮空氣、負壓吸引、照明和環境控制系統,為正常和緊急情況下對患者提供 。這些設施必須能滿足或超過管理機構的標準。
2、一個多功能柱(自立的、天花板吊裝或地面安裝的)是的方式,電源、氧氣、壓縮空氣、負壓吸引、溫度和光線控制都可以在這里得到。多功能柱應可接近患者頭部,便于需要時緊急氣道管理用。如不能安裝多功能柱,應把功能設施安裝在接近患者頭部的墻壁。
3、ICU應建立完善的通訊系統、網絡與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廣播系統。
4、電源應為獨立的支線,獨立斷路開關控制,并應加設漏電保護裝置,主電源應有應急后備電源,以備突然斷電使用,每個ICU擁有足夠多的插座。
5、ICU應建立完整的通訊系統,網絡與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廣播系統。
NICU病區設施的要求:
NICU為獨立病區,以鄰近新生兒室、產房、手術室、急診室為宜。室內光線應充足且有層流裝置,溫度以24℃~26℃,濕度以55%~60%為宜。病區分為加強護理區、中間護理區兩部分,另設輔助房間。
NICU是危重病兒集中的地方, 出生體重兒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尤為重要。
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備防褥瘡床墊。
2、每床配備完善的功能設備帶,提供電、氣、負壓吸引等功能支持。
3、每床配備床旁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監護。
4、配備足夠數量的呼吸機:
5、每床配備復蘇呼吸氣囊。
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應配備,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
另配備 數量的腸內營養注射泵、心電圖機一臺、除顫儀一臺、心肺復蘇搶救裝備車1-2臺、纖維支氣管鏡1套、電子降溫設備若干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