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現如今,鎂合金犧牲陽極作為管道用犧牲陽極已經非常成熟,但鎂陽極材料具有電負性好、比能高、密度低的特點,在海水電池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海水電池由貝爾實驗室設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通用電氣公司開發。它依靠陽極金屬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蝕溶解提供陽極放電電流,而陰極主要依靠海水中的溶解氧在惰性氣體電極上的還原反應提供陰極電流。海水電池突出的特點是不需要攜帶電解液。必要時可使用海水形成電解質。由于用途的不同,海水電池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如大功率水下武器用動力電池、長功率、低功率水下探測儀器用動力電池、水下航行器用半燃料海水電池等。。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和一些發達政府和商業組織開始研究和開發海水中大功率動力電池。鎂合金和鋁合金是大功率海水電池中廣泛應用的正極材料。這主要是由于鎂和鋁有比其他金屬更好的陽極性能,如負電極電位、低密度和高比容。常用的陽極金屬鋰的負電勢大,為- V,但其化學性質過于活躍,不適用于水電解質電池。
迄今為止,對鎂合金犧牲陽極活化機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上,并沒有統一的觀點。然而,鎂合金陽極已經發展到五元素甚至七元素,其反應機理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鎂合金的微觀結構、鎂合金中各種元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環境中合金元素與Cl -電解質的相互作用是影響鎂合金陽極活化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