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于2021年11月上線女裝獨立站Dmonstudio,對標中國出海女裝品牌SHEIN。然而,根據Dmonstudio的官方公告,該平臺已于2月11日停止運營。SHEIN作為中國出海品牌代表性的企業,似乎并不能改變更多服裝品牌想要出海的決心。
以供應鏈數字化和商業運營商的強大能力,中國快時尚品牌逐漸在與本土快時尚品牌的競爭中勝出,但這些品牌仍然需要面臨更多超越商業運營的挑戰,特別是當地市場對于環境可持續發展、治理機制,以及如何與更廣泛的社會利 益相關方形成良性互動的質疑。
快時尚與「道德消費」的駁論
自從2002年優衣庫落戶上海以來,快時尚品牌相繼進入市場并于近年開始布局渠道下沉,本土快時尚品牌快速復制模式搶占市場,快時尚消費在中已經成為主流服裝消費模式。然而,在“快文化”歷史較長的西方世界,這種商業模式已在道德上和可持續議題上遭遇諸多挑戰,“快時尚”品牌正在經歷接連不斷的公關危機。
麥肯錫在一篇名為《Style that’s sustainable: A new fast-fashion formula》的報告中提到,2000至2014年間,人均服裝購買量增加約60%,服裝產量翻了一番,而消費者保留服裝的時間大約是15年前的一半。通過壓縮生產周期和快速更新款式,快時尚品牌使得購物者高頻購買更多衣服。同時,歐洲服裝公司的產品系列數量增加了不止一倍——從2000年的每年2個到2011年的每年5個左右。由于服裝價格增長遠遠落后于物價總體增長水平,產品的“廉價”促使消費者改變了在服裝領域的消費態度——他們幾乎把低價服裝視為一次性物品,一些數據表明,消費者穿了七八次就將服裝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