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原理分析
通過對當前國內外生產的優化避雷針的研究分析,發現其優化避針針主要采用先導放電,阻抗限流等技術來解決其傳統避雷針的兩大不足,以改善其避雷效果。
1.先導放電原理分析
通過雷電的形成性質可知,雷云對地面物質放電,有以下兩種方式:上行雷閃和下行雷閃。一般來說,下行雷閃時,先導自上而下發展,主放電過程發生在地面附近,大地電荷供應充分,所以放電過程來得迅速,造成雷電流幅值大(平均值為30 ~ 40kA),陡度高(20 ~ 40kA/ms),上行雷閃,一般沒有自上而下的主放電,它的放電電流,由不斷向上發展的先導過程產生,即使有主放電因雷云向主放電通道供應電荷困難,所以放電電流幅值?。ㄆ骄∮?kA),且陡度低(小于5kA/ms)。上行雷閃不僅雷擊電流幅值小陡度低而且不發生繞擊。這是因為當雷閃先導自上而下發展時,該先導或者直接進入雷云電荷中心、或者攔截自雷云向下發展的先導,這樣中和雷云電荷的反應在上空進行,自雷云向下的先導就不會延伸到被保護對象。這種優化避雷針正是利用了上行雷閃的這些特點,在結構上進行加工處理,使其能可靠地引發上行雷閃放電,從而達到改善防雷效果的目的。為此,這種優化避雷針亦可稱之為提前放電避雷針。要成功引發上行雷閃, 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在引發發生之前,抑制針尖的電暈放電,盡量減小包圍的空間電荷。
2)在需要引發上行雷閃時,針尖處的電場強度應足夠高,以迅速產生放電脈沖,形成向上引流。
結論
通過分析可知,采用先導放電技術的避雷針可引發上行雷閃,從而有效降低雷電流的幅度和陡度,并能有效防止側擊和繞擊現象,采用阻抗限流技術的避雷針利用阻抗變化來達到降低雷電流的幅度和陡度。而存在不能引發成功的問題。采用阻抗限流技術的避雷針,而不能有效防止側擊和繞擊現象,且在阻流消陡的同時,在避雷針上產生一個很高的電壓,容易對周圍的物體產生反擊。因此,應深入了解各種優化避雷針的性能及原理,根據其被保護物的要求以及使用場合和環境的不同進行合理選擇。以致能夠安全使用,實現優化避雷針的防護效果。
以上就是河南揚博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為大家介紹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防雷安全檢測,避雷針,避雷塔,升降桿,防雷接地產品這方面的相關需求,歡迎隨時聯系我們!
河南揚博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 負責人:張煥(經理) 13937167162 1883817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