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起泡劑一般均為表面活性劑,其分子結構由非極性的親油(疏水)基團和極性的親水(疏油)基團構成,形成既有親水性又有親油型的所謂的"雙親結構"分子。親油基可以是脂肪族烴基、脂環族烴基和芳香族烴基或帶O、N等原子的脂肪族烴基、脂環族烴基和芳香族烴基;親水基一般為羧酸基、烴基、磺酸基、硫酸基、膦酸基、氨基、腈基、硫醇基、鹵基、醚基等。
起泡劑加到水中,親水基插入水相而親油基插入油相或豎立在空氣中,形成在界面層或表面上的定向排列,從而使界面張力或表面張力降低。一般而言,含極少量起泡劑的水溶液即具有起泡性。
在浮選過程中,使用捕收劑,可提高煤粒表面的疏水性。此時,如果煤漿中有性質良好的氣泡粘附煤粒上浮,就能有效實現分選。我們知道,在純水中氣泡是極不穩定的,它們相互接觸后便立刻兼并,形成大泡,上升到水面就馬上破滅。這種性質的氣泡是無法實現泡沫浮選的。(捕收劑:英文名:collector,是改變礦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礦粒黏附于氣泡上的浮選藥劑。)
造成氣泡破滅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氣泡互相接觸碰撞時,氣泡間水層受氣泡本身的擠壓而變薄,直至消失,從而使氣泡互相兼并。
二是氣泡在上升到液面的瞬間,氣泡上部的氣液界面跟流體內部相通的水層在兩個相界面的壓力和液體本身的重力作用下,水受擠壓向下流出,水層變薄,直至消失,于是氣體就逸出水面。
三是在水層很薄時,水的蒸發速度起到明顯作用,促使氣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