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又名紫苜蓿或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國的紫花苜蓿栽培歷史悠久,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6年)時開始引入我國。現(xiàn)在,我國的西北、華北、東北及河南均有種植。 紫花苜蓿生長年限一般為4—5年,在3—4年時產量。在條件適宜、管理精細的情況下,其生長年限可達25年以上。紫苜蓿根系發(fā)達,抗旱性強,二年生的根系深達6—7米,能吸收土壤深層水分。苜蓿再生性強,華北地區(qū)每年能刈割3—4茬,每畝年產鮮草3000—6000公斤。茬產量占總產量的50—55%,二茬占20—25%,三茬占10—15%,四茬占10%左右。苜蓿喜溫暖半干燥氣候,當地溫達到5—6度時,種子即可發(fā)芽,春季7—9度時開始返青生長。苜蓿幼苗能耐零下5—6度的低溫,成株能在零下30度越冬,有雪覆蓋可耐零下40度的嚴寒。拉薩苜蓿草苜蓿播種時要求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排水條件好、鹽漬化程度低、管理方便的地段。紫苜蓿一年四季都可播種,一般以夏末秋初播種。播種前應將種子經過清洗,去掉雜質。為提高發(fā)芽率,有利于出苗,播種前曬種3天或將種子用50度左右溫水浸泡 —1小時后晾干后播種。苜蓿種子小,苗細,應精細整地,一次播種后能生長數年。條播每畝用種 —1公斤,撒播每畝用種 公斤,點播只需 公斤。播種一般宜淺播,播深2厘米,行距30-35厘米。苜蓿出苗后應注意灌溉、施肥、防治雜草和病蟲害。苜蓿宜的收割時期是開花初期,就是在10%植株開花,80%的植株處于現(xiàn)蕾期時收割。最后一茬草不宜收割的太晚,應在下霜前一個月進行,使入冬前再生草長到10-15厘米,以便安全越冬和為第二年生長積累養(yǎng)分。甘肅牧草 紫花苜蓿用途廣泛,其干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高,其中賴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5倍。紫苜蓿在畜牧養(yǎng)殖業(yè)中是一種高產優(yōu)質牧草,可以做干草、青飼、青貯和放牧利用;苜蓿根系發(fā)達,有大量的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改良鹽堿地,作為水土保持植物;紫花苜蓿開紫紅色花朵,氣味芬芳,可用來綠化和美化環(huán)境,同時也是良好的蜜源;每年3—4月份,鮮嫩的苜蓿芽還可做為味美可口的野菜供人們享用。 定西白盛塬草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牧草機構,主營:紫花苜蓿草捆、苜蓿草粉、苜蓿顆粒、麥草、燕麥草、玉米青貯草等有機飼草料。歡迎致電咨詢:1383029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