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給水井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水井出現之前,人類逐水而居,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的地方.水井的發明使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中國是世界上開發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發現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水井,其年代為距今約5700年。這是一口相當精巧的方形木結構井,井深1.35米,邊長為2米。由此推斷,原始形態的井的出現,還要早得多。類型根據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層巖性結構﹐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井型。中國民間長期習用的是圓形筒井。直徑多為1~2米﹐深度一般為數米到20~30米﹐施工時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這種井只宜于開采淺層地下水。為了開采深部地下水﹐發展了口徑較小(幾厘米到幾十厘米)而深度相當大(幾十米至幾百米)的管井。打管井需要專門的打井機械和采用比較復雜的工藝。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國現今的四川省﹐就在堅硬巖石中大量開鑿深達數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開采地下鹵水煮鹽。打井揭露存有鹵水的承壓含水層后﹐地下水往往從井中自行流出﹐這種井便是自流井。中國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貢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現代世界各國主要用管井開采地下水﹐用動力鉆機打井﹐以各種水泵作為提水工具。中國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數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動力提水的井也為數不多﹔到1980年﹐全國動力提水的井發展到220萬口﹐廣泛用于工礦城鎮供水﹑農業灌溉及其他目的。適應不同的地層條件﹐發展了斜井和水平的給水井。為了增大井的出水量﹐后來又出現了將水平的濾水管與豎向井筒結合起來的輻射井。這種井的主井筒直徑可達數米﹐水平濾水管長數十米到一百多米﹐宜于開采埋藏淺﹑厚度小的松散的或半膠結的含水層﹐也可用于截取河岸及河床下的潛流。砂礫層中的輻射井﹐出水量 可達1立方米/秒。中國西北部黃土中打的輻射井﹐出水量往往比同等直徑的筒井增加十余倍至數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