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對于每天倒垃圾的居民來說,也會有這個疑問,難道我們丟出的黃桶垃圾都可以燒掉,綠桶垃圾都可以被有效的處理掉嗎?
其實,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因為蘭州人口增加,現在的日處理能力無法做到全部垃圾都資源化有效利用。
但能從我們身邊看到,不僅是末端處理的兩個基地在“努力”,身邊的社區、街道、城區都在用各種辦法進行垃圾減量,一些環保發電公司、綠色能源公司、回收公司都在做著垃圾分化處理的工作。比如不少小區門口多了垃圾回收機器,有些小區開始發放廚余垃圾堆肥桶、建起小區生態垃圾處理站,這些工作也在幫助垃圾重新變成“資源”。
蘭州安寧區甘肅農業大學北門口,六個垃圾箱均堆滿了垃圾,溢出的垃圾圍在四周,壘了半米高。
教學2號樓左側,堆滿垃圾的垃圾箱前,還堆著5平米左右的建筑垃圾。校園環衛稱,垃圾堆放兩個多月了,一直沒人處理。“許多人看到這兒堆著垃圾,就往上面繼續丟,且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放。這兩天風大,一刮就許多灰塵,還有火災隱患,看著鬧心。”她皺著眉頭說。
保潔人員也注意到,校園內垃圾量較多,即使環衛工人每天清理兩次,垃圾箱還是不夠裝。“多余的垃圾只能堆在地上,否則能清到哪里去?”
住在學校附近的業主有著同樣的苦惱。117棟到119棟樓道前的兩個垃圾箱,垃圾均高出箱體,從樓道走下來的居民直接將垃圾隨手一丟,與一直未清理的建筑垃圾混在一起。
“物業雇的保潔也顧不過來,亂倒垃圾的人也找不到,誰能解決這個問題?”118棟的老人每天都在樓旁的健身場地鍛煉,她對周圍臟亂差的環境非常不滿。
社區居委會環保處的帥主任介紹,周邊小區近日都遇到類似問題。小區垃圾清運比平時慢,垃圾箱滿了后,居民就隨手丟在樓下。還有一些租戶搬家或業主裝修屋子,把建筑垃圾也丟在垃圾箱附近。“社區無權處罰堆放建筑垃圾的行為,更找不到亂丟垃圾的住戶,物業也不負責將二者分開傾倒。”
保潔人員稱,小區內垃圾清運屬于環衛的管理范圍,而建筑垃圾則由業主雇人清運,物業只負責小區保潔工作。遇到垃圾混堆情況,物業也只能協調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監督,勸阻住戶。“小區內貼了不要亂扔垃圾和禁止高空墜物標識,作用不大”。
蘭州大龍垃圾清運用專業的團隊在學校和附近小區環衛的共同寫協作下,蘭州校園垃圾,道路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小區垃圾,干凈利落的清理掉了環境垃圾、道路垃圾等,贏得廣大市民的贊許和表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基本公民美德,所以歡迎有需求的群眾前來咨詢了解【1871982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