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無論是政策的支持還是市場需求的推動,藝術培訓行業越發重視的現象,藝術培育呈現白熱化趨勢,許多藝術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激烈的競爭也是的。
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孩子對美術感興趣,在以興趣愛好為前提的情況下,培養了多項技能。
不過關于美術教育的問題也著實影響著不少家長與老師。到底少兒美術教育該如何進行呢?
首先要明白少兒美術教育不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在培養少兒美育時,孩子的興趣點則是要重點考慮的。家長和老師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來啟發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真正的美術教育應該是注重引導式的教育,老師的引導很有用,對于小孩子來說,正確的引導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藝術觀。一位的美術老師更是要懂得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興趣,愛好以及閃光點。然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因此家長在選擇孩子的美術老師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尤其是對于啟蒙期(3~5歲)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教育方法不對不但不會發掘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甚至還可能毀了孩子的藝術天賦。
美育也并不是為了培養一批小畫家才出來嗎?答案當然不是!美育的目的在于藝術是可以讓人處于一個平和淡定的狀態,可促進兒童認知能力,培養良好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通過藝術培養活動是為了訓練孩子的心智和感悟的發展。
當然也不可否認,許多有繪畫天賦的兒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也可能會成為畫家、藝術家。
興趣很重要,引導是關鍵在少兒美術培訓中,對于7歲以下的兒童,我們以培養興趣為主,在這個階段我們不需要強調畫畫水平、繪畫功底,而是讓他們保持對畫畫的興趣就好。只有興趣才會熱愛美術,很多很棒的孩子從小就接觸畫畫,都帶有玩的性質,并沒有把他當做一種志向來做,等自己長大后,才開始認真對待畫畫這件事,成才也就是水到成渠的事了。
兒童畫的評判標準不是像與不像很多人說,少兒美術教育我們著重培養的是他們對于美術的興趣而不是對物體的造型的模仿能力,所以對兒童畫的評判標準不是像與不像,而是是否生動,是否具備想象力和創造力。
因此,不管一個孩子畫出來的畫如何,家長和老師都不應該做出批評。
什么模式適合少兒美術教育說起一幅好看的畫,很多人對于畫畫的評價和看法是畫的像,也就是一定的臨摹能力。于是卡通畫、簡筆畫就成了孩子學畫用的教材,孩子長期處于臨摹的狀態,時間久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不到拓展,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對畫畫的興趣和自信。
所以,臨摹不是我們少兒美術應該有的教學模式,而是老師通過一定的引導讓孩子自由的去表現,自由的去探索,讓他們發揮想象力,自己去創造。在創作中培養興趣,才是正確的做法。
總之,在面對少兒美術的教育中,想象力比畫的像重要,興趣是前提,引導是關鍵。教師的引導比孩子的臨摹要重要。希望家長和老師都能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的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