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電梯廣告心理學:營銷人必知的6件事
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在通過電梯廣告讓自己變的更知丨名。下面我們就通過心理學來找出為什么。
自1857年奧蒂斯電梯公司開始生產用于美國建筑的乘客電梯以來,電梯已成為美國工作和公寓文化的獨丨特組成部分。到如今,電梯更是遍丨地開花,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是有電梯,甚至有的在2摟住的都不想爬樓梯,這或許就是電梯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的煩惱吧。
1、電梯屏幕通過緩解電梯的社交尷尬來吸引注意力。
我們都去過那里。不舒服的眼神接觸,誰按下按鈕的那段時間,有的只是與你模糊認識的人的尷尬談話。電梯可能是令人不舒服的社交場所,因此有一個中心焦點被視為許多乘客歡迎的選擇。也就是所謂的焦點轉移,這時,電梯廣告很好的緩解了這種尷尬的氛圍。天氣、新聞、娛樂速遞、體育和物業通知等有用信息在電梯屏幕上的呈現已成為大多數乘客的習慣性信息來源。
2、當人們離開家時,這是 次戶外廣告機會
從事消費品營銷工作的人都知道恰當的信息對于激發即時行為的重要性。從在離商店一個街區遠的地方張貼免費咖啡的廣告牌,到高峰時段的廣播廣告,在上班途中與顧客聯系一直是市場營銷的重要實踐。電梯廣告讓品牌有機會在門外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系。這是你能在他們家里看到的zul接近廣告的東西,而他們仍然在現實世界中。
平均每天乘坐電梯4次。想想當你的觀眾 次離開家時,你希望他們看到什么樣的信息。
3、這是他們上班前的zul后一次OOH廣告機會
4有用的日常內容使電梯屏幕成為居民生活中的習慣場所。
5、平均騎行時間為 114 秒。這是一個很長的廣告曝光時間。
據某XX機構調查顯示:平均每天乘坐電梯 次,平均每次乘坐電梯時間為 114 秒。
這只是平均時間,各大城市的平均乘坐時間會有所不同,但電梯為廣告曝光的長時間關注創造了條件。
6、電梯可能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但數字屏幕是一種全新的媒體。
上海的電梯廣告始于 90 年代,但僅只是框架海報廣告。如今,思框傳媒的電梯視頻媒體點位已經發展到覆蓋包括上海的中國大部分城市的住宅樓及商業樓宇。以技術為驅動,以實際點位資源為優勢,把握好5g帶來的數字化變革的紅利,在未來走出思框傳媒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