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手表進水是很常見的事。洗手的時候,淋雨的時候,或者出汗太多的時候,都有可能使手表進水。當發現手表進水了,大多數人就會采用網傳的各種小方法,畢竟自己能夠省時省力解決問題,也少跑一趟維修店。
可是,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真的能將手表里面的水分徹底排干凈,并且不影響到機芯造成二次損傷嗎?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網傳的各種小方法。
放進大米里
手表進水后,放入大米里,24小時后,水汽基本被吸附。
先不說有沒有依據,由于手表底蓋和表鏡都是完全密封的,水汽根本沒法排出,所以用這個方法的時候需要把表把拉出來,但是大米是有米塵,這樣反而容易讓米塵進入機芯內,從而影響機芯的正常工作。
因此,把進水的手表放入大米是不靠譜的。
和干燥劑放在一起密封
這個方法看似有物理依據,畢竟大多數的食物都是靠干燥劑來吸收水分的。
但是水分蒸發是有條件的,高溫、空氣加速流通能加速水分蒸發,但是在一個密封的環境里,但靠水分的自然蒸發是很緩慢的,而且很難從這么小的縫隙中揮發出去。
把進水的手表跟干燥劑放在一起密封,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內部環境來加速水分的蒸發,也就不能將水分徹底排凈。
手表反著戴
手表反著戴(表鏡朝內、底殼朝外,反戴在手腕上),目的是想靠自身體溫來講鏡內的水分蒸發出去。但是,當你了解了手表的內部結構,就會知道僅靠人體的溫度,根本無法讓水分透過防水膠圈排出來。
而且好好的手表反著戴,真的有考慮過表帶表耳的感受嗎?
燈泡熱烤、吹風機吹干
通過烤熱、吹干來給手表加熱,霧氣會暫時消失,看似挺實用。然而,的手表密封性很好,水分其實并沒有被排出表殼外,而是溜到像表后蓋內或機芯內這些溫度較低的位置去了。
這樣處理水分極有可能沒排干凈,殘留在表內的那部分水分是很大的隱患,萬一導致零件生銹或腐蝕,修理費用反而更高了。
更何況水分在加熱蒸發的時候,對鋼質部件的氧化作用會加速。
手表進水的正確做法
以上所聊到的小方法,乍看都挺合理且簡單實用,但可以明確的說,這些方法都不能保證手表內的水分已經被排除干凈。若是手表殘留了水分、水汽,那么機芯極有可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整只手表的運作,后期的維修費反而更高了。
因此,當發現手表進水時,方法還是盡快到正規專業的手表維修中心或售后來解決。
專家指出:如果手表內出現霧氣或水珠,應及時檢修。而為延長手表的使用壽命,應盡量防止表內出現霧氣或水珠。
另外,定期的專業保養以及多了解關于手表的常識也是尤為重要的。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手表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