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機器人教育引入國內,短時間內,因其交互性強、激發(fā)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全腦思維和側重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等優(yōu)勢,受到了家長的認可,同時也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通過設計、組裝、編程、運行各種機器人作品,不僅加深了對空間幾何、電學、力學、藝術美學、機械原理等知識的了解,還能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分析和敢于嘗試不同角度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將使孩子們受益終生。
伴隨著機器人教育的大眾化,許多家長也紛紛跟隨著潮流,送孩子去學習機器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機器人教育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讓眾多家長們趨之若鶩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么是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教育就是通過組裝、搭建、編寫程序運行機器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綜合能力的一種教育方式。可以理解為機器人教育就是通過一些教育類的機器人來實現教學的目的。
教育專家認為,相比其他的電子產品、幼教工具,機器人教育有較強的交互性,它可以作為孩子的伴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獨生子女的孤獨。而在未來設想中,機器人作品更像孩子的伙伴,可以幫助孩子認知世界激發(fā)歷練創(chuàng)意力思維,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有敢于獨自處世的能力。
都說機器人教育有助于學科整合式學習,那么,都體現在哪些學科上呢?
機器人教育技術融合了機械原理、電子傳感器、計算機軟硬件及人工智能等眾多先進技術,能激發(fā)孩子對科學技術的興趣,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助于數學、物理力學、藝術美學等學科的教學。
通過了解機器人搭建的無限創(chuàng)意的可能,更可以提高孩子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機器人競賽,能使孩子在搭建機器人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能力、協作能力、競技感和創(chuàng)造能力。
盡管如此,不少家長依舊認為,機器人教育只是游戲,是玩。有些家長帶孩子體驗一次機器人教育課程,覺得就是讓孩子在那搭建積木。覺得在哪玩不行,非掏錢在這玩?有的家長直接就買了一些積木,讓孩子在家里自己玩,用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往往而忽略孩子的興趣各方面的培養(yǎng)以及氛圍的營造等。
機器人教育,表象是“玩”,但在“玩”背后,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學習機器人的孩子會在接觸機器人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創(chuàng)造出一個會動的、有驅動馬達和邏輯排序搭建的“機器人”,而玩玩具的孩子就是單純的在玩,沒有促發(fā)到讓孩子思考的層面。
這也是機器人教育,所帶給孩子的,較為真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