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線裝書回收(正規收購線裝書交易店)上?;厥站€裝書上海收購線裝書(蔡先生:13381855390)中國歷史能夠以文字形式傳承,藏書家們功不可沒,僅他們對于文獻傳承的貢獻,就值得大書特書。惺惺相惜,當今的大藏書家韋力,對古代藏書家有著更深的了解和敬意。他遺憾今人對這些曾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藏書家沒有紀念,遺憾今人無法濃墨重彩有血有肉地去書寫他們。于是他背起行囊,歷經數年,大江南北,深山密林,去尋訪這些藏書家的墓廬。把過程把歷史把敬意形成文字,取名“書魂尋蹤”。這些文字從今年 在本報以專欄形式刊發。8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結集出版,目前市場正在 。對于此書產生的前前后后,看看韋力怎么說。
藏書報:書名“書魂尋蹤”有什么來由?
韋力:這本書起初取了五六個名字,最后出版社選了“書魂尋蹤”。原因大概是我之前寫過“書樓尋蹤”,為了顯示是一個體系吧,畢竟都是尋訪系列的。
藏書報:為何要尋訪藏書家之墓?
韋力:其實這幾個系列的尋訪都是穿行的,沒有單獨去跑,藏書家之墓也只是其中一個。而之所以有“藏書家之墓”這樣一個主題,又和尋訪藏書樓有關。
起初決意尋訪藏書樓,并且一訪就是十幾年,就是發現很多古代大藏書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很少被今人關注和了解,我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幾千年來,我們對歷史的了解大多來源于書籍,尤其是善本——讓我們對歷史有著清晰的接近于正確的了解,而藏書家正是很多善本的保存者,這是我對藏書家產生敬意的原因。這個敬意并非我喜歡藏書而愛屋及烏,主要在于我看重藏書家對傳統文獻的保護。
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我覺得今人對古代藏書家的紀念遠遠不夠。古人講“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感嘆,不如自己腳踏實地去做,所以我就在自己的尋訪中加了這樣一個專題——尋找“藏書家之墓”。尋找他們能怎么樣?目的很簡單,通過尋訪產生敬意,通過敬意形成文章,通過文章傳播使人們知道當年他們做了怎樣的貢獻。這是尋訪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