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產品特征
◆高強、早強 ◆自流性高 ◆微膨脹性 ◆抗開裂能力 ◆耐久性強 ◆可冬季施工
◆抗離析性能 ◆綠色環保 ◆可以在-10℃以上環境溫度施工
經上百萬次疲勞試驗、50次凍融循環試驗、3000小時抗老化快速試驗均未出現外觀缺陷,且在機油中浸泡30天后強度明顯提高。
產品用途
灌漿固定:設備基礎、地腳螺栓、鋼結構柱腳底板、橋梁盆式橡膠支座、橋梁伸縮縫、風電場機座預應力張拉錨栓、軌道道釘及各種結構件。
灌漿加固:梁、柱截面增大及剪力墻增厚。
灌漿填充:混凝土接縫、孔洞等灌漿填充、封堵
應急搶修及有低溫要求的施工工程
施工工藝
基層處理:
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 24小時,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并清理積水。
支設模板:
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要封閉;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 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頂部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參數計算:
材料用量2300~2400kg/m3
材料制備:
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證在可操作時間內用完。嚴禁摻入任何外加劑、外摻料,特殊情況請與廠家技術部門聯系。
灌漿方法:
設備基礎二次灌漿前,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
灌漿施工:
從一側灌向另一側,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多點進行灌漿,直 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且灌漿開始后連續進行, 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注意事項:
(1)當灌漿距離≥ 時,采用高位灌漿漏斗法,且從設備底座中間或一側開始 灌漿。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灌漿,應采用跳倉法分段施工,且每段長度≤5m。
(2)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以避免夾雜空氣滯留,可用灌漿助推器沿灌漿層底 部推動灌漿料,嚴禁從灌漿層的中、上部推動,以確保灌漿層的勻質性。
(3)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3~6小時應沿設備邊緣向外切45度斜角,以防止自由 端產生裂縫。不得將正在運轉的機器的震動傳給設備基礎,在灌漿后應停機 24~36小時,以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