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輪轂軸承是汽車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傳統的汽車車輪用軸承是由兩套圓錐滾子軸承或球軸承組合而成的,軸承的安裝、涂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調整都是在汽車生產線上進行的。這種結構使得其在汽車生產廠裝配困難、成本高、可靠性差,而且汽車在維修點維護時,還需要對軸承進行清洗、涂油和調整。
輪轂軸承單元
球軸承
球軸承
是在標準角接觸球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兩套軸承做為一體,具有組裝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調整、重量輕、結構緊湊、載荷容量大、為密封軸承可事先裝入潤滑脂、省略外部輪轂密封及免于維修等優點,已廣泛用于轎車中,在載重汽車中也有逐步擴大應用的趨勢。第四代輪轂軸承單元是把等速萬向節與軸承做成一個整體,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輪轂與等速萬向節一體結構使得輪轂的尺寸增大造成重量增大的缺點。第四代輪轂軸承單元的研制已經取得成功,相信在不久將能大規模應用于各類汽車上。這些單元產品的特點是:不需要調整軸承組裝間隙,軸承組裝工藝更加合理,重量減輕體積減小,一次性裝脂后幾乎可永遠使用,降低了整體生產的成本,更加有利于大規模普及。由于輪轂軸承非常接近地面和高溫的剎車盤等零件,需要適應各種復雜路況及惡劣的行駛環境。因此軸承密封圈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漏脂性能,同時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耐熱、防泥漿和污水的性能。
搖輾技術
第三代輪轂軸承普遍采用搖輾技術自鎖半內圈,采用搖輾技術時軸向載荷使輪轂主軸端產生塑性變形,從而使得輪轂主軸與半內圈連接為一體。相對于傳統的螺母緊固,采用了搖輾技術的第三代輪轂軸承有助于減少體積和重量,同時降低成本,提高了輪轂軸承的可靠性。同時,在組裝到汽車時免去了調整內部零部件位置的步驟。
量輕化小型化
第二代和第三代輪轂軸承結構設計時都要進行有限元分析,在保證法蘭盤有足夠剛性的同時盡可能的減小其體積和重量,其中第三代輪轂軸承的剛性即輪轂法蘭盤相對外圈法蘭盤的傾斜角。通過一體化和小型化設計來減輕車軸的重量,第二代輪轂軸承比 代減輕了180g,而第三代輪轂軸承又進一步減輕了120g的重量。
低摩擦力矩
降低汽車油耗重要措施就是設計低摩擦力矩的輪轂軸承,而影響軸承摩擦力矩的主要因素是軸承的類型和預緊載荷,軸承密封造成的又占摩擦力矩成分中很大比例。因此,改進密封設計降低摩擦力矩可顯著提高輪轂軸承的性能。輪轂軸承由 代發展到的第四代,摩擦力矩明顯的逐步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