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介紹
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穿得上新衣服,
然后穿著新衣和親朋友好友去照相館里拍照片,
所以我們特別期盼過年,早早地在心里倒數(shù)。
現(xiàn)在呢?誰一個月不買幾套衣服?
誰的手機里沒有幾百張自拍?
然后連逛街和拍照的心情都免了,
這些從前過年 的儀式感漸漸消退,
再也感受不到小時候?qū)^年的那種期盼了。
戀愛的時候,以為離開一個人就是丟了全世界,
思想和心里像被全部卷走,空了好一陣。
后來,經(jīng)歷多了,分手只要發(fā)個短信通知對方即可,
沒有“愛過”這類的分手儀式,
睡一覺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
痛哭流涕這種戲碼也沒有人再欣賞,
所以,再也沒有刻骨銘心的故事。
以前離開一個地方,
舍不得的是那里的一群人,
所以總要吃吃喝喝笑笑哭哭地吃一頓飯來紀(jì)念,
現(xiàn)在呢?跳槽成了工作常態(tài),
不想干了,委屈了,
寫一份離職報告就可以走了,
身邊的人也都是一撥一撥地更換,
散伙飯這種儀式感什么的早就省了。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
告別熱戀時五彩斑斕的顏色,
戀愛時盛裝約會、忐忑見面的心情,
在平淡生活里日復(fù)一日地消磨,
甚至連約會紀(jì)念日、結(jié)婚紀(jì)念日等,
這些曾經(jīng)非常珍視的日子,
都可以淡漠平常地度過。
然后就開始感嘆:
“生活如白開水一般沒有波瀾…”
完全不自知是因為自己匆忙趕路,
忘了還要好好欣賞路邊風(fēng)景的緣故。
我們之所以需要婚禮、畢業(yè)旅行、散伙飯等等儀式,
就是需要儀式感來給自己未來的開始賦予新的意義,
或者讓自己和過去做一個正式的告別。
其實我們都知道明天早上醒來 還是一樣,
上班高峰的地鐵還是會擁擠不堪,
早點攤的味道還是那樣一成不變,
孩子還是會在夜里哭鬧,
工作和作業(yè)還是會摞成一堆。
只是我們需要一個儀式,
需要一個可以說你好、說再見,
一個可以光明正大跟過去決裂的機會,
一個似乎可以逼著自己做一些改變的時刻。
每天清晨為自己的辦公桌上的空瓶換上一束鮮花;
認真地給咖啡拉花,給蛋糕餅干擺盤,
一個人好好享受周末暖陽里的下午茶;
每周抽一天時間為自己做一頓飯,
將洗好的衣服床單曬在陽臺,
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再換上一種新的香氛味道。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
人生只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儀式感就是,
過節(jié)要有過節(jié)的心情,
回家要有回家的味道,
【樂存樂庫】迷你倉,
給你的家一份溫馨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