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厥绽霞t木家具 上海老紅木家具回收 老紅木家具回收 (鄒先生:17316387508)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古典家具和木雕工藝品收藏的升溫,對于材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和提高,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模糊概念和錯誤認識。
中國傳統家具和木雕的用材主要有:黃花黎、紫檀、酸枝、花梨、楠木、雞翅木、黃楊、樟木、榆木等。近年從國外進口的大批木材,品種繁雜,名稱也很混亂。有些商家故意玩文字游戲,廣大消費者又缺乏對各種 木材的認識,一些唯利是圖者利用人們賞識 木材的消費心理,以次充好,凡黑色木材無論好壞多冒充紫檀;凡木材則多稱為花梨或黃花黎。有的甚至染色處理,從中謀取暴利,騙取不義之財。
下面開始細講一下大家常見的紅木知識。
紅木歷史及紅木家具的起源
紅木:從明清至今一直深受人們的珍愛。紅木起源于明朝1405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回國用紅木壓船艙,木匠們把帶回木質堅硬、細膩,紋理好的紅木做成家具、工藝品供帝后們享用,此時紅木為 所重視。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 數量的名貴紅木。到后期紅木大量輸入及王朝滅亡才流入發展到民間。
清代中期,由于紅木的緊缺, 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紅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紅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紅木如紫檀等,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 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凈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后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紅木家具及雕件是明清傳統工藝制作的名貴硬木工藝品在江浙等地的俗稱,后來成為全國通用的名詞。相傳紅木家具發源于鄭和下西洋時對所購回的東南亞名貴木材的制作,從只為明朝的宮廷顯貴使用到隨著歷史的演進走向民間,進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象。紅木家具的是明式家具,它能在數 間流傳不衰,并經過清朝家具繁復演變后回歸,并最終獲得后世公認的地位,關鍵在于其在整個世界家具史上的 地位,在于其豐富的文化底蘊。
從紅木家具及雕件,我們可以發掘出和諧中庸等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傳統文人在寄情山水之余,也在建筑、家具、器物等方面彰顯諸如氣節風骨的自我主張,和琴棋書畫、三教九流、茶文化、酒文化等一起,最終定格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等傳統觀念的重要表象特征。
今天,紅木家具及雕件仍然是中國不少人士的品位之選。從文化名人到商政精英、新富 ,隨著社會整體文化水準的提升和對紅木知識了解的深入,在家居品位選擇上,逐步認識到代表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紅木藝品的深遠魅力,并把在國外已漸成氣候的中國文化風通過港臺的傳接,回歸其發源地——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