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厥招∪藭?上海小人書回收 上海連環畫回收 上?;厥者B環畫 鄒先生:17316387508 上海舊書回收高價連小人書回收,收購連環畫,上海連環畫回收 連環畫報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中國具影響的通俗美術刊物,是中國連環畫百花齊放的園地、精英薈萃的窗口 柯鷹告訴記者,經典連環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每一個畫幅的繪制都凝聚了創作者的智慧和技法,體現了畫家的不同風格,故收藏價值較高。
我不禁想起,和書店打交道,其實就是和人打交道。你看一個書店的選書,就能看出店主人的心思和特色。前陣子聽說東京的銀座有一家特色書店,巴掌大的地方,一周只賣一本書,反而活得很好。什么道理?就是人家選書選出了學問。拿北京來說,三聯書店、萬圣書園、庫布里克、單向街這些店,雖然都偏人文,但趣味還是各不相同,或者說同中有異。這其實方便了讀者,想看哪些書,你就去哪些書店??纯?。譬如說,這次在萬邦,我就看到了一些在北京沒有看到的書目。結果你卻把這個方便又交給了網店。后呢,實體店面都關張了,你上哪兒去看?到時候只能在網上選書,費時費力,還費眼神藏書章的起源,見于文字記載的最早是唐朝李泌的“端居室”章和南宋辛棄疾的“六十一上人”章?,F在能看到實物(指書上的印跡),大都是明清時代藏書家的。
藏書章的文字,短的只有一兩字,長的達一百多字(可以說是藏書家的“宣言”),粗略的劃分,大體有這樣幾種:姓名、別號、齋名、室名的“名章”。如“南村草堂”、“端居室”、“澹生堂”、“遺經堂”等;還有“天下太平”、“萬事如意”之類的“吉祥章”;“開卷有益”、“學海無涯”之類的“箴言章”;“勿以鬻錢,勿以借人”,“古人以借鬻為不孝”之類告誡子孫的“告誡章”。
行行色的藏書章,反映了知識分子求知若渴,愛書如命的心情。如明人陶崇質“南村草堂”藏書,都鈐有一楷書長印:“趙文敏公書跋云;聚書藏書,良匪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凈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瓜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夾策。隨開隨掩,隨損隨修。后之得吾書者,并奉贈此法。陶松谷錄。”這樣的藏書章,簡直可以與今天圖書館的“借書守則”媲美?!斑z經堂主人”的藏書章則更有意思。文曰:“昔司馬溫公藏書甚富,所讀之書終身如新。今人讀書恒隨手拋置,甚非古人遺意也。夫佳書難得易失,稍一殘缺,修補無從。每見一書或有損壞,輒為憤惋,如對殘廢之人。數年來搜羅略備,卷帙斬然,所以遺吾子孫者至厚也。后人觀之,宜加珍護。即借吾書者,亦望諒愚意也。”這種重視知識,珍惜書本的思想,在今天也是應當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