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西安經天咨詢專業編寫節能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可研報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項目申請報告、商業計劃書)。
PPP項目和其他項目一樣,可行性研究都是看項目的可行性,即項目本身是否合理、有意義,也就是看項目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
從邏輯關系上看,只有在PPP項目本身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才去探討采取ppp還是非ppp采購模式更有效率。也就是說,不管該項目采取PPP還是非PPP采購模式,可行性研究都是在項目被確定是否為PPP項目之前。
如果項目采取了ppp模式,接下就需討論物有所值評價和行政機關財政能力評價。PPP的物有所值評價是在項目本身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通過PPP模式和傳統采購模式(PSC)比較后,由行政機關部門判斷采取哪種采購模式實施項目的一種決策工具。
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指識別、測算ppp項目的各項財政支出責任,科學評估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后年度財政支出的影響,為PPP項目財政管理提供依據。但是從整體上來說,可行性研究和“兩個報告”都是事關PPP項目可行性的問題,是緊密相連,不能分開的,不能完全割裂開來。
根據財政部相關文件,PPP項目由行政機關或社會資本發起,以行政機關為主。行政機關部門可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行業專項規劃中的新建、改建項目或存量項目中遴選潛在項目。
對于新建、改建項目,社會資本應以項目建議書的方式向有關行政機關主管部門推薦潛在的PPP項目。財政部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對潛在的PPP項目進行評估篩選,確定備選項目。在備選項目列入財政部制定的ppp項目年度開發計劃后,項目發起人應提交可行性研究相關資料。
存量項目雖然沒有提到需進行可行性研究,但在需要提交的初步實施方案中包括了申報“兩個報告”所必需的可行性研究相關資料。可見,存量項目同樣需可行性研究做好之后才進行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
總之,PPP項目都需在做好可行性研究之后再進行“兩個報告”,同時兩者又是緊密相關的。目前,很多咨詢機構對此的認識還比較混亂,迫切需要清晰認識PPP項目流程,更好地在ppp項目中承擔起責任和使命,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