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4+在廢水里的去除是一個難題。生化反應C-N 配比消耗完畢后,剩余的NH4+即使是反滲透去除率也很低。傳統的辦法是在廢水里加堿,使NH4+轉化成氣態的NH3,再利用蒸氨(汽提)或者吹脫技術去除氣態的NH3。在歐洲,利用膜接觸器去除水中的NH4+已經成為一項新的應用技術。國內關于膜法脫氨的研究也很多,文獻汗牛充棟,但是只有艾吉克的膜接觸器(脫氣膜)可以做到工程化應用。
膜接觸器脫氨的原理,與氨氮吹脫塔和酸吸收塔類似。吹脫塔是將氨從水中吹出來,再在吸收塔中用酸將吹出來的氨吸收固定下來。只不過膜接觸器脫氨是將以上兩步過程在接觸面積非常大的膜組件內一步完成,設備占地大大減少。另外,由于在膜組件內部實現了以酸吸收液作為脫氨的推動力,跟吹脫塔以空氣吹掃作為脫氨的推動力相比,氨氮脫除效率大大增加,氨氮的極限脫除效果可以到1mg/L以下!
膜接觸器(脫氣膜)脫氨的原理:
氨氮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4++OH- ←→NH3↑+H2O
廢水中PH提高或者溫度上升時,上述平衡將會向右移動,銨根離子NH4+變成游離的氣態NH3。這時氣態NH3可以透過中空纖維表面的微孔從殼程中的廢水相進入管程的酸吸收液相,被酸液吸收立刻又變成離子態的NH4+。
保持廢水的PH在10以上,并且溫度在35℃以上(45℃以下),這樣廢水相中的NH4+就會源源不斷地變成NH3向吸收液相遷移。從而廢水側的氨氮濃度不斷下降,直至達到用戶滿意的標準;而酸吸收液相由于只有酸和NH4+,所以形成的是非常純凈的銨鹽,并且在不斷地循環后達到一定的濃度,可以被回收利用。
該過程的實質是擴散與吸收的連續過程,解析與吸收在膜的兩側同時完成。副產品銨鹽的質量濃度可達25%~35%,成為清潔的工業原料,而廢水中的氨氮可以降至 以下,適用于電子材料、有色金屬、冶金、能源化工、精細化工、制藥等行業各種濃度氨氮廢水處理。
優勢:
1)膜絲被編織成陣列,所以即使在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膜絲與膜絲之間也能保持固定的距離而不會被擠壓在一起,這樣表面疏水化處理就變得輕松和完全,從而保持長時間的疏水壽命(廢水中2~3年)。膜絲編織的其它好處還有:將幾萬根膜絲連成一體,抗流體沖擊的能力大大提高,可以 斷絲現象;大大提高管程和殼程的氣液傳質效率!
2)高膜絲密度,使極限脫除成為可能。經過編織后,膜絲排布緊密,均勻,固定,膜絲外傳質系數 提高,可以做到極限脫除。未編織的膜絲松散,隨水流擺動,傳質效果大打折扣。
3)中心管布水+導流擋板的結構設計,使殼程液體的流向發生偏轉,從垂直方向沖刷膜絲(而不是傳統的液體流向與膜絲平行),具有更好的氣液傳質效率。
國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供應各種規模的氨氮脫除膜(脫氣膜)及氨氮脫除膜設備,具體應用場合以及技術問題請來電索取資料:0592-651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