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用玻璃纖維傳光已有30多年。初期的光纖應用僅限于某些光學機械和醫療設備(如燈光導引及胃鏡等),傳輸的是可見光,衰減高達1000分貝/公里。1966年,高錕首先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光信息傳輸的設想。1970年在美國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成了高純石英光纖,其衰減降為20分貝/公里,從而使長距離傳輸成為現實。其后,光纖的衰減迅速下降,到70年代后期已降至0.2分貝/公里的理論極限水平。光纖的帶寬不斷增加,到80年代初帶寬達到數百吉赫·公里的單模光纖已可供實用。已研制成中繼距離超過100公里,容量達數百兆比/秒的光纖通信系統。光纖通信設備制造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部門。光纖中光波強度和相位隨溫度、電場、磁場等物理量的改變而變化的特點,已被用于高靈敏度的遙測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