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供應茯苓苗 玉林茯苓菌種 茯苓種 茯苓 食用菌種 木耳種 茯苓種子 土茯苓苗 磨菇種電話13978515312
怎樣加工茯苓?
1)發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縮身的過程稱發汗。發好汗的茯苓,菌核內部組織緊密,切口光細。反之,組織疏松,切口粗糙。發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雜物,放于干燥涼爽室內,地面鋪稻草,然后將茯苓逐層堆放,一般堆3~4層,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蓋嚴,讓其自然發汗,蒸發掉多余水分。每隔4~5天翻堆1次,經10~15天反復幾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皺紋,呈暗褐色即可結束,再置陰涼處晾至全干
(2)切片切片的順序是“先皺后整”,“先小后大”。切片前先剝去茯苓皮,剝時盡量不帶茯苓肉。苓肉一般為白色,靠苓皮部位的受傷處呈褐色,切時先用刀將苓肉白色及褐色部分分開,然后分別將白色苓切成白苓片或白苓塊。切片或切塊時,握刀要緊,刀片應向下同時用力向前推動,使片(塊)表面均勻、光滑,并盡量避免塊片缺角。
(3)干燥切成片或塊后,隨即攤在簸箕或晾席里曬,夜間收回讓其陰涼回潮,第二天翻面再曬。曬2~3天,其水分可蒸發掉70%,當表面出現微細裂紋后,收回放進屋內,將簸箕重疊壓放,使苓片(塊)再回潮,經1~2天后,裂口合攏,再稍壓平復曬。如果遇上陰天或雨天,可用炭火烘干,烘烤應用無煙火,烘時火力不能過大,一般控制在50℃~55℃為好,并經常翻動,烘干后堆積起來,用草席或稻草蓋嚴,使其回潮5~7天,再進行第二次烘烤。復烤的菌核可長期保存不易變質,即成商品。
供應茯苓苗 茯苓菌種 茯苓種 茯苓 食用菌種 木耳種 茯苓種子 土茯苓苗 磨菇種電話1397851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