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南陽西峽縣苗圃頂上式微噴頭這家好金針菇大棚微噴
作為一種常見的經濟作物,金針菇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普通的灌溉種植方式以滿足不了日益的需求接下來我們就從金針菇的生活習性來分析對它有力的灌溉方式。
【溫度】金針菇屬低溫結實性真菌,菌絲體在5~32℃范圍內均能生長,但最適溫度為22~25℃,菌絲較耐低溫,但對高溫抵抗力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子實體分化在3~18℃的范圍內進行,但形成的最適溫度為8~10℃。低溫下金針菇生長旺盛,溫度偏高,柄細長,蓋小。同時,金針菇在晝夜溫差大時可刺激子實體原基發生。
【水分】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絲生長不良,高于70%培養料中氧氣減少,影響菌絲正常生長。子實體原基形成階段,要求環境中空氣相對濕度在85%左右。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為宜。濕度低子實體不能充分生長,濕度過高,容易發生病蟲害。
【空氣】金針菇為好氣性真菌,在代謝過程中需不斷吸收新鮮空氣。菌絲生長階段,微量通風即可滿足菌絲生長需要。在子實體形成期則要消耗大量的氧氣,特別是大量栽培時,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積累量超過 %時,子實體的形成和菌蓋的發育就會受到抑制。
【光線】 菌絲和子實體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均能生長,但子實體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菌蓋生長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蓋生長,過強的光線會使菌柄生長受到抑制。以食菌柄為主的金針菇,在其培養過程中,可加紙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長。
【酸堿度】金針菇要求偏酸性環境,菌絲在pH 3~ 范圍內均能生長,但最適pH值為4~7,子實體形成期的最適pH值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