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出流灌溉系統的組成
發布時間:2020-02-12
小管出流灌溉系統由水源工程、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和小管灌水器以及各種形式的田間工程
組成。水源、首部和輸配水管網與滴灌、微噴的類同,包括 水泵、動力機、過濾器、施肥裝置、調 節裝置、量測設備和干、支、毛各級管道。灌水器采用內徑d為3mm、4mm、6mm的PE塑料管及管件組 成,呈射 流狀出流,為使水流集中于作物主要根區部位,需要相應的田間配套工程,其形式有繞樹
環溝、存水樹盤,順流格溝和麥桔覆蓋等形式。全部管網埋于地下(耕作 層以下),小管也隨之埋于
地下只露出10~15cm的出水口,位置在樹冠半徑2/3之處。
(1)節能、堵塞問題小、水質凈化處理簡單小管灌水器的流道直徑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大得多,而且采用大流量出流,解決了滴灌系統灌水器易于堵塞的難題。因此,一般只要在系統首部安裝60~80目的篩網式過濾器就足夠了(滴灌系統過濾器的過濾介質則需要120~200目)。如果利用水質良好的井水灌溉或水質較好水池灌溉,也可以不安裝過濾器。同時,由于過濾器的網眼大、水頭損失小,既減少能量消耗,又可延長沖洗周期。
(2)施肥方便果樹施肥時,可將化肥液注入管道內隨灌溉水進入作物根區土壤中,也可把肥料均勻地撒于滲溝內溶解,隨水進入土壤。特別是施有機肥時,可將各種有機肥理入滲水溝下的土壤中,在適宜的水、熱、氣條件下熟化,充分發揮肥效,解決了滴灌不能施有機肥的問題。
(3)省水小管出流灌溉是一種局部灌溉技術,只濕潤滲水溝兩側作物根系活動層的部分土壤,水的利用率高,而且是管網輸配水,?有輸滲?損失。據北京海淀區試驗,可比地面灌溉節約用水60%以上。
(4)適應性強對各種地形、土壤、各種果樹等均可適用。
(5)操作簡單,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