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介紹
大田噴灌哪幾種
固定式管道式噴灌
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鋪在地面,但在整個灌溉季節(jié)都不移動,這樣的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但設(shè)備投資高。
半移動式管道噴灌干管固定,支管移動這樣可大大減少支管用量,從而使得公頃投資僅為固定式的50%-70%,但是移動支管需要較多人力,并且管理不善,支管容易損壞。為了避免或減少因支管移動帶來的
費工、易損等不足,近代發(fā)明了一些由機械移動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或全部客服這一缺點。
中心支軸式噴灌機將支管支撐在高2-3米的支架上,全長可達400米,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處,整個支管就繞中心點繞行,像時針一樣,邊走邊灌,可以使用低壓噴頭,灌水質(zhì)量好。
自動化程度很高。滾移式噴灌將噴灌支管用法蘭連成一個整體,每隔 距離以支管為軸安裝一個大輪子。在移動支管是用一個小動力機推動,使支管滾到下一個噴位。每根支管最長可達400m,適用于地
形比較平坦。大型平移噴灌機為了克服時針式噴灌機只能灌圓形面積的缺點,近代在時針式噴灌機的基礎(chǔ)上研制出可使支管做平行移動的噴灌系統(tǒng)。這樣灌溉的面積就成矩形的。但其缺點是當機組行走到
田頭時,要專門牽引到原來的出發(fā)地點,才能進行第二次灌溉。而且平移的準直技術(shù)要求高。
絞盤式噴灌用軟管給一個大噴頭供水,軟管盤在一個大絞盤上。灌溉時逐漸將軟管收卷在絞盤上,噴頭邊走邊噴,灌溉一個寬度為兩倍射程的矩形田塊。這種系統(tǒng),田間工程少,機械設(shè)備比時針式簡單,
從而造價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采用中高壓噴頭,能耗較高。適用于灌溉粗壯作物。要求地勢比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個噴頭工作的范圍內(nèi)是一面坡。
中、小型噴灌機組常見的形式是配有1~8個噴頭,用水龍帶連接到裝有水泵和動力機的小車上,動力功率約為3~12馬力居多。使用靈活,每公頃投資為固定管道式的20%·60%,移動費勞力大,管理要求高,
近年來發(fā)展的規(guī)模似有降低的趨勢,只適用于中小型的農(nóng)場和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