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的栽培技術及儲藏方法解析:
平整土地
一般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并進行平整。按寬1米左右作畦,同時施人充足的有機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頃施入22.5~37.5噸。若利用山坡地種植,宜開成水平條田。
種莖準備
因象草結實率低,種子發芽率低及實生苗生長緩慢等原因,故生產上常采用無性繁殖。應選擇生長100天以上的粗壯、無病蟲害的莖稈作種莖,按2~4節切成一段,以省插植。
栽植方法
象草對栽培時期要求不嚴,在平均氣溫達13~14℃時,即可用種莖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種莖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厘米。每公頃需種莖3000-~6000公斤,栽植后及時灌水。栽植期以春季為好,兩廣地區為2月,兩湖地區為3月。
儲藏方法
采用堆藏法、溝藏法、室內沙藏法、窖藏法,都要注意管理,將溫度和濕度控制在范圍內,否則易引起象草干縮,降低品質和成活率。
象草一般多用作青飼,但亦可曬制干草或作青貯。介紹青飼和曬制干草。
(一)收割的適宜時期:象草當株高100~130厘米時即可收割頭茬草,每隔30天左右收割1次,1年可收割6~8次,留茬5~6厘米為宜。割倒的草稍等萎蔫后切碎或整株飼喂畜禽,這樣可提高適口性。
(二)曬制干草:象草割倒后,就地攤曬2~3天,曬成半干,摟成草壟,使其進一步風干,待象草的含水量降至15%左右時運回保存,嚴防葉片脫落。
(三)貯存:在南方地區由于雨水多,露天貯存易蓄水霉變,所以用草棚進行貯存。要因地制宜,在草棚的中間堆成圓錐形或方形、長方形草垛,這樣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通風,堆積方位損失也少。
(四)品質鑒定:氣味芳香、沒有霉變、水分含量沒有超標等,則是貯存的優等象草。貯存后應每隔15~20天檢查1次溫度、濕度,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