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被
理想的保溫被應同時具有保溫性、透光性、防潮性、收放自如、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溫室種植業的快速發展,保溫被也在逐漸被農戶所接受。保溫被作為大棚的“棉衣”,提高大棚溫度的同時也在為冬季豐富人們的餐桌貢獻一份力量!
傳統保溫覆蓋材料,包括草苫、蒲席、紙被和棉被、保溫氈等。還使保溫性能下降,而且對薄膜污染嚴重,很容易降低其透光率。而目前開發的新型保溫氈(被)在克服了上述缺陷方面有了一定進展。
理想的保溫被應具有傳熱系數小,保溫性好,重量適中,易于卷放,防風性、防水性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適合卷簾機配套使用。
分類有:保溫氈保溫被、棉氈保溫被、泡沫保溫被、防火保溫被、混凝土保溫被、復合型保溫、腈綸棉保溫、大棚保溫被、羊毛大棚保溫被
用途
保溫被可以用在大棚保溫、溫室保溫、汽車保溫、門簾子、建筑保溫、混凝土保溫、施工保溫、工程保溫、道路保溫等用途。
大棚保溫被鋪設在大棚的前坡面,主要用于大棚的夜間保溫,所以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是對保溫被的首要要求。其次,溫室保溫被要求日出后卷起,日落前放下,因而對應的保溫系統也是一種活動式卷被系統,所以,要求保溫被材料必須為柔性材料。第三,日光溫室保溫被安裝后將始終處于室外露天條件下工作,為此,要求其能夠防風、防水、耐老化,以適應日常的風、雨、雪、雹等自然氣候條件。最后,日光溫室保溫被還應有廣泛的材料來源,低廉的制造加工成本和市場售價。
生產上應用最早也最廣泛的保溫被主要是草苫,一則它就地取材,利用了農村的剩余農產品下腳料;二則價格便宜,保溫性能好,所以,在日光溫室保溫被中草苫成了無可替代的前屋面保溫材料。但隨著日光溫室的大面積發展,草苫的供應越來越緊張,而且草苫本身也確實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自重大、收放時間長、作業勞動強度大、難以實現機械化作業;防水性能差,遇水后材料導熱系數激增,幾乎失去了其保溫效果,且自身重量成倍增加,給溫室骨架造成很大壓力;在多風地區或遇風條件下,由于本身的孔隙較多,如不與其他密封材料配合使用,其單獨使用的保溫性能有限。所以,探索使用新的覆蓋材料的研究和試驗一直沒有中斷。
紙被是最早與草苫配合使用的保溫被材料。紙被的來源主要是舊水泥袋,發展到直接從造紙廠定購,但后者的成本比前者要高得多。使用紙被主要是鋪在草苫下面防止草苫劃破塑料薄膜,并在草苫和塑料膜之間形成一層致密的保溫層,使溫室的保溫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據測定,在嚴寒冬季,用4至6層舊水泥袋紙被與5厘米厚草苫配合使用可使溫室室內溫度比單獨使用草苫提高7℃至8℃。但紙被與草苫一樣,在被雨、雪浸濕后,保溫性能也急劇下降,而且極易損壞。如果在縫制紙被時,表面加一層草苫或一些蘆葦,制成像草苫狀,則保溫效果不變,且不易被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