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磬石遠在三千年以前就已經(jīng)被人們確認為制磬的上乘石料,并且對其進行大量的開采和利用。從1950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虎紋石磬”就是實物的佐證。這面“虎紋石磬”橫長84厘米,縱高42厘米,厚2.5厘米,上面以刻有虎紋裝飾圖案而得名之。此磬出土于一座殷王陵大墓中,專家認為此件原是殷王室使用的典禮重器。并且確認為靈璧磬石所造。“虎紋石磬”現(xiàn)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被列為國寶,載入我國“部專家撰述國寶鑒賞讀物”的《國寶大觀》中。國家郵電部并印制紀念郵票發(fā)行。
靈璧自古出產(chǎn)奇石,明朝時,即已經(jīng)作為貢品進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