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案】景區地質災害監測及古文物遺址保護監測
時間:2024-04-22 11:39:47 來源: 點擊量:775
1、方案概述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景區游玩。然而,在享受美景的同時,我們也要面對自然災害的潛在風險,過往多次景區發生地質災害,如山體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嚴重威脅景區安全,并已造成多起人員傷亡事故,給游客以及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也會給該地區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帶來負面影響。 為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發布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394號,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風景名勝區等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區中的防護之一。 景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災害區域的監測,宜采用自動化監測預警方式,對滑坡的位移及裂縫進行監測;對危巖體進行崩塌監測;對已經防治的落石(滾石)的區域,進行防護網傾斜、振動報警監測;對泥石流進行泥位監測;對景區降雨進行降雨量監測; 對于部分風景名勝區內存在的遺址,可進行保護性監測,監測遺址沉降、上方危巖體崩塌等,保障遺址及來往人員的安全。 2、監測點布設 2.1監測內容 主要參考《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T0221-2006)》、《地質災害專群結合監測預警技術指南(試行)》等。 2.2監測點布設 景區滑坡地表位移監測:位移監測點通常布設在滑坡體變形量較大、穩定性狀態差的地方; 景區裂縫監測:裂縫監測點應布設在主要裂縫兩側,且宜布設在裂縫較寬或位錯速率較大部位的中點或轉折部位。對寬度大于5m或兩側高差大于1m的裂縫,宜安裝無線裂縫計。 景區危巖體崩塌監測:應布置在災害體主要傾斜變形塊體。 防護網監測:針對已用防護網防治過的落石、滾石區域,宜采用防護網監測終端間隔固定布設在防護網上面; 景區降雨及泥石流(溝谷形型)監測:降雨量監測點應選擇相對平坦且空曠的場地,且使承雨器口至山頂的仰角不大于30°,不宜設在陡坡上、峽谷內、有遮擋、或風口處。泥石流監測點選擇溝道內泥石流斷面規則、溝床穩定的溝段。 古文物遺址保護監測:沉降監測點布設在與遺址周邊土體或巖體可能變形處;崩塌監測點布設在遺址上方危巖體處;裂縫監測點布設在文物裂縫處;應力監測布設在古文物結構受力較大處。 總結 中地恒達通過綜合多種自動化監測方法,采集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反饋、預警,對景區安全、文物保護進行實時監測,及時預警。
上一條 ·【解決方案】 景區地質災害監測及古文物遺址保護監測 2024-04-22
下一條 ·地下水位監測系統 2024-04-24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四川電流變送器報價2025-04-26
·酒泉加油站儲油罐安裝2025-04-26
·莆田小型制冰機報價2025-04-26
·水泥仿古涼亭安裝廠家2025-04-26
·隴南羊毛大衣批發2025-04-26
·北京負載發電機租用2025-04-26
·天津醬液包裝機工廠2025-04-26